第十一章 是兵是賊(第2/2頁)
章節報錯
(蒲津渡遺址位於山西省永濟市西約13公里處,為唐至明朝的遺址。遺址附近還發現有明代石碑一通和石堤50米。發掘清理出來的蒲津渡遺蹟有鐵牛四尊,各長3.3米,高1.5米,重約5070噸。每條鐵牛旁各有一鐵人,高約1.9米,重約3噸。南側鐵牛下還發現有鐵板、鐵柱,鐵牛尾部立有鐵製的七星鐵柱7根。四大鐵牛被譽為“世界之最”,在考古學、橋樑建築、冶煉鑄造、水文地質等學科領域,有著十分重要的研究價值。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看,將故事與地名、實物聯絡起來,無異於穿越之旅呦!)
而謝青則找到一位身著鎧甲的朗將領著,譚三等人就在後面看護著車上的東西。透過擁擠的人群,那名朗將讓士兵讓開通路,謝青向那位朗將拱拱手,率先上了浮橋。
車伕們小心的拉著大車,極力控制著大車,一個不慎就有落河的危險,橋不寬,只能一輛一輛的過,這邊過一隊,然後那邊才能過,速度十分緩慢,等最後一輛大車上岸,腳踏實地以後,尤是感覺站立不穩。
譚三幾人眼見過了關,不禁面露喜色。這時,謝青騎馬過來對著譚三說道:“前面不好過,你們幾人又是生面孔,注意點!”
譚三連聲答應,謝青又趕緊往前去了,林五卻是安慰譚三,都是錢的事,塞點錢就行。
隊伍又浩浩蕩蕩的向著關口而去,而這一次,明顯檢查的比那邊嚴格,不僅要查驗人員與路引是否一致,甚至還讓把貨物都開啟,檢視是否有無違禁品。
查驗的兵丁看到稍有姿色的婦人,也會伸出鹹豬手亂摸幾把,惹得婦人臉紅怒罵,這些人竟然哈哈大笑。
一時間是亂成一片,有的人多說幾句,就有當兵的上去拳打腳踢,再把人往那邊的軍營裡面拖。
謝青顯然是熟門熟路,先是給過來查驗的兵丁塞上一把銀子,再遞上路引,這些兵丁果然安分了不少,查驗物資,翻翻行李,又根據人數,對了對人,卻發現人員不對,正欲質問,謝青卻趕緊又塞上一把碎銀子,這才作罷!分給謝青一面三角的旗子,上書一個晉字。
檢查完,已近午時,關口卻是人滿為患。兵丁拿了錢,也不囉嗦,上去對著正在排隊的人就是一陣的推搡,硬是擠出了一條通道。
謝青向門口的兵丁們拱手告別,這才穿過城門,也算是真正踏上了晉州的土地。
出得關口,謝青路邊下了馬,吩咐眾人停車,整理被翻得亂七八糟的商品,行李!
譚三這才注意到,帶的貨品大部分都是皮毛,牛角,皮革等物,也有胡人的服侍,刀,弓等物。
等到整理停當,這才又往前行去,道路很好,又都是騎馬坐車,反而比譚三他們之前步行要快了不少!
這邊的關口其實跟那邊差不多,也是到處是人,但都是做生意的,過關的明顯比那邊的人少。
謝青顯然對這一切熟悉的很,不時與路邊的商鋪老闆打著招呼,走到一處茶館門口,則是喊著裡面的老闆讓準備吃食。
趕車的,護衛們也是紛紛下馬,喝水的喝水,找地方方便的,一時之間,頗為混亂。
譚三幾人就站在車旁邊,看著這一切,倒是感覺頗有意思!
不一會,幾大托盤的刀削麵由夥計端了出來,只見碗有半個臉盆那麼大,白白的麵條,紅紅的湯色,上面鋪著十幾片羊肉,再撒上翠綠的蔥花。讓人不禁口水直流。(我已經流口水了,你們呢?)
一人一碗也不用爭,就那麼端著碗站或蹲在路旁,吸溜吸溜的吃著,再來一口滷的恰到好處的羊肉,真的吃的讓譚三幾人熱淚盈眶呀!
吃完接著上路,漸漸地關口已經看不見了,謝青大喊著:“各位,加把勁,咱們前面柳樹頭歇息過夜!”
又騎馬跑到譚三跟前,調轉馬頭與譚三並進說道:“習慣嗎?有什麼事你們開口啊!”
譚三問道:“不知謝掌櫃在晉陽待幾天呀,說不定咱們還可以同行。”謝青道:“那可說不好,咱們是把西邊的 皮貨賣到那邊,卻是想把那邊的馬匹買一些回來,鳳翔,隴右缺的很呢!”
譚三道:“鳳翔,隴右,朔方不都產馬嗎?怎麼還要從這裡買馬往那邊送?”
謝青笑道:“你看你不懂了吧!這幾地連年戰亂,馬是越來越少了,再說西邊的回鶻,吐蕃,胡人也是連年的進犯,每次都是大肆劫掠!他們是越打人越多,越打越能打,咱們卻是越打越不行!哎!連年徵兵不得有馬呀!”
“可是現在晉陽也是嚴禁馬匹交易,這次去不知道能不能買到馬呢?”
“上次,就看見一家商隊帶著三十來匹馬吧,也有路引,不知怎麼的,就被一群晉陽兵攆上,給殺了個乾乾淨淨!有人說是先把馬賣給你,再把馬搶回來!一舉雙得!這兵比賊都狠!賊也只是劫貨不殺人!”
說說笑笑,一路無話,到柳樹頭已經都天黑了,到了一家客棧,大家顯然是熟人,眾人把大車趕進後院,安置好馬匹,車輛。正自閒聊,只聽有人對著譚三道。
貧道姓周,人稱“周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