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夫子解惑(第2/3頁)
章節報錯
夜,何後於坤寧產下一子,是朕第三子,名李奇,賜字富盛。
朕心惶恐,不知前路,恐其殘害皇族。
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思慮再三,招左千牛衛校尉譚三譚順章,攜此密詔帶此皇子出宮暫避。
如朕等皇族遇不測,則為李唐留壹根苗。
以待日後復我唐朝。
朕思登基以來,終日忙忙而富強甚微,至天下大亂,百姓慌慌!
朕愧對列祖列宗,雖萬死不足抵罪萬一。
惟願見此詔者,集有識之士匡扶正義,誅殺逆賊,復我大唐皇朝。”
文字的後面是兩個小手印,兩個小腳印,還有唐昭宗與皇后的親筆簽名及隨身印章。
譚三又開啟小盒子,裡面赫然是皇帝私印與皇后私印。
李夫子開啟那幾張發黃的紙片,竟然是房契與地契還有幾張錢契竟然有五百萬兩之巨。
李夫子抬起頭問道:“那昭宗皇帝現在如何了,這是?”
“這是皇帝私產,本欲做修復大明宮之用。皇家如何,我也不知呀!”譚三說道。
“本來只有幾個內侍宦官知道,但如今卻已經被朱溫全部殺了。現今只有一個老宦官在晉陽管理,別人只知是宦官私產而不知是皇家產業。”
“你們百十人過來,我怎麼沒聽到動靜呀?”李夫子問道。
譚三嘆一聲說道:“那夜,我從宮裡出來已經接近天明,趕緊趕到衛所,喊齊了兄弟們,將此事與他們細細說了。
都是那幾年東征西討,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聞聽此事都覺得義無反顧,一百一十人等到城門開了,分批分次秘密出城後,恐有人追趕,隨分兵五路,我一人目標小帶著孩子先回來。其餘四隊分別去往其餘四個方向。
不敢將咱們村的位置告訴他們,就相約在咱們村東三十里的青雲凹會和,不見不散。”
譚三又說道:“前前後後,曉行夜宿,小心仔細的竟然走了一個多月,一路走來,我細細思量卻不知今後該何去何從!特來請教夫子。”
夫子咂了口酒,久久不語。譚三則目不轉睛的盯著夫子。
夫子沉聲道:“三爺有何打算呢?此事需從長計議。切不可慌,失了自我就不好了”
譚三一臉堅毅道:“蒙昭帝厚愛,自是要將皇子撫養成人,更希望匡扶正義,輔佐皇子重建唐朝”
“難,難,難呀”夫子不由搖頭道“你可知,唐高祖為什麼能集九鼎,收傳國璽,成就霸業?”
譚三不禁搖著頭道。
“那要從隋煬帝楊廣說起,他登基後定國號大業,看來也是要做一番大事的 。
以後也是這麼幹的,比如修運河,修東都洛陽,三徵高句麗,在位一十四年頻繁發動戰爭於百姓而不顧,濫用民力,而不給民眾休養生息,窮奢極欲!
這才引起各地紛紛揭竿而起,抵抗bao jun!”
夫子看著譚三一臉的鬱悶笑道:“知史以明鑑、查古而以至今!”又言道:“高祖皇帝自晉陽起兵,僅三萬兵。然有五族七望及民眾支援,只七年便得中原,平天下,定都長安,建不朽霸業!”
夫子又嘆道:“現今天下,自安史之亂後,繁鎮割據,家族建私兵以自重。
現有東平王朱溫,自滅黃巢後佔河南,侵山東境內的三位節度使時溥、朱瑄,朱瑾,又敗河東節度使李克用,成為了東北方最大的勢力,今又挾持皇族,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呀!。
朱溫遷皇族拆長安欲往洛陽,看來是打算放棄關內了。
西有鳳翔節度使李茂貞,必奪關中為己用。朱溫豈有容他輕易取之,兩者必有一戰。
朔方節度使韓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