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歷史創新(第1/3頁)
章節報錯
海峰跟葉離交談過後,他知道今天這一臺手術成功,絕對是意義非凡。
可能對於心臟移植、心胸外科未來的發展來說,都有著非常重要性。
是全新的方法。
越想,海峰就越是有些激動。
作為一名心胸外科教授,在名利都已經不缺的時候,最想要的是什麼?
不就是為國家、人民做貢獻,攻克一個個醫學難題嗎?
而現在,葉離就創造這樣一個機會。
如果這個時不抓住機會,那麼他這三十多年軍醫生涯真的活在狗身上了。
當然,透過這場心臟移植手術,漸漸讓他明白如今醫學發展不能太過依賴儀器,是需要醫生本身學習和鑽研。
這樣才會救下更多的生命。
不然,對不起“醫生”二字。
醫生二字還有另外一層含義,代表一生都在學習和進步。
而此刻的會診室,眾多高幹領導見心臟移植手術成功後,臉上露出激動之色。
認為這是一次新的突破。
他們決定覆盤最後手術錄影,無意間發現代替海峰的這名年輕人,在縫合手法上很出彩。
海峰剛推開會診室的大門,緩緩進去,可沒人在意他的出現。
他注意到在場所有人的目光紛紛盯著眼前大螢幕上。
畫面清晰可見,在軍營裡這樣的裝置在當時算的上先進了。
就這樣十幾雙眼睛,直勾勾的盯著畫面中那雙手。
這些領導都是經驗豐富的專家教授,眼力勁非常驚人,他們看出了葉離的縫合手法不簡單。
如果是蠟槍頭在他們眼裡一看便被識破。
可惜畫面中的主人公不是。
畫面中,葉離負責的肺動脈管結紮的部位,角度都無可挑剔。
不僅如此,選擇下針的位置精確度非常刁鑽。
這沒有十幾年的手術經驗,根本無法掌握。
這也是讓大家想不通的地方,明明是一個二十五歲的年輕人,怎麼會有如此深厚的手術經驗。
難道打從孃胎裡就會!
這顯然不可能。
也就在這時,畫面中的葉離動作如行雲流水般,他每一針每一線落點恰到好處。
在縫合血
(本章未完,請翻頁)
管壁保持兩側的斷端血管內膜正確對齊,沒有漏血,沒有血管狹窄,血流保持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