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九良還想再說些什麼,卻只覺得一陣迷糊,想要說的話,到了嘴邊卻又都吞了回去。

然後率領著一眾不良人,轉身離開。

“傻看著做什麼?”

“你不也得回去覆命麼?”曹柘對李滄浪說道。

李滄浪愣了愣,然後也迷迷糊糊的走了。

驅散了眾人,曹柘卻並不像他自己說的那樣,真的不去管徐忠玄之事。

修行之戰,也涉及‘訊息’。

曹柘現在無法肆無忌憚的使用元神,更無法放心的鋪開‘大網’,訊息是受阻的。

而躲在暗處的‘對手’,卻處於訊息肆意蔓延伸展的階段。

從訊息差上來講,曹柘處於下風位置。

“這個世界有人道之力,那麼就可以開啟文道,以文道對抗天道釋放的惡,是一種方法,但是此界人道已經式微,極少數的人道之氣,也都彙集於九鼎,組成最後的屏障。”

“何況,單純的對抗,是一種浪費。我更應該想的是,如何將這種‘惡’與‘煞’轉化為可以利用的‘力’與‘炁’。”

“複雜的問題,都有著簡單的核心。就像洪水濤濤,亦可束縛起來,堵截在水壩之下,用來發電。從來沒有永恆不變的‘惡’,只有還未被征服的‘未知’。”

曹柘之所以熱衷於尋找‘真相’,抓捕‘真兇’。

其目的就是為了解析。

解析此界之惡,亦需要一個‘合格’的樣本。

對他來講,漫天的‘惡’太過虛無,實力全歸之前,妄言解析天道,還是過於猖狂了些。

需要低調。

而如王侍郎那種還未‘破殼’的惡,需要時間和鮮血去培養,曹柘既不耐煩,也不是那樣的變態。

所以也只好將幕後的‘真兇’找出來,勞煩其充當第一任的試驗品了。

“這個世界生存環境,倒是更加的惡劣。”

“初期的聊齋世界雖然妖魔鬼怪遍地,但是亦有神道暗中庇佑,生活在一些有城隍、土地值守的城市,只要自身不作死,還是很安全的。但是這個世界,神仙、佛陀都已經瘋了或者死了,人道自身亦是岌岌可危,五百年的大唐江山,隨時有傾塌之險。這個時候,普通的競賽者們,想要生存,想要發展,其難度只怕是極大。”曹柘不得不憂心這個問題。

競賽者並不高人一等。

但是他們卻是火種。

就像曾經受到過曹柘影響的那些競賽者,他們灑落到諸天去,就像燎原之火,傳播曹柘的武道。

讓整個人族,都獲得實力上的提升。

這就是關鍵。

如果因為世界的‘惡劣’,導致大量的競賽者,在初期就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