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九良卻道:“此事關係陛下,我等不得已為之。”

“王侍郎府邸周圍,已經被吾等清空,同時一百名死刑犯,早就準備妥當,即便是有萬一···那也是為了江山穩固之故。”

“陛下身系九鼎,若是陛下有個好歹,九鼎之力再降,大唐便有傾覆之禍。”

眾所周知,人道聖器九鼎鎮江山,抵禦惡氣,才有了大唐五百年的苟延殘喘。

那是五百年前,第一代大唐皇帝定下的鎮國之策。

只是,隨著江山凋敝,惡氣氾濫,九鼎積蓄的人道之氣,已經快要消耗殆盡,卻始終都得不到充足的補充。

往往每隔上數十年,就會由大批次的百姓組成‘送祭隊伍’,再有大量的背屍人護送,分別去往九鼎分立之處,進行祭祀。

每一趟‘送祭’,都是一場浩劫。

常常數十萬人的隊伍,走到目的地時,便只剩下不到十萬人。

而那些負責護送的背屍人,也都是十去九不回。

背屍人是五百年前到迄今為止,最‘安全’的修行之法門。

藏在體內的‘煞骨’,隨時可以自毀、剔除。

一旦有背屍人覺得自身即將失控,就要自毀煞骨,與敵人同歸於盡。

這也是背屍人所一直信奉的‘榮耀’。

也正因為如此,前主的父親陳廣瑞不僅沒有自毀,反而被化作了惡屍,傳回訊息後,亦讓不少背屍人憤恨。

留給‘陳玄藏’的政治資源,才會那般的寡淡。

否則,陳廣瑞若不是做人太失敗,也總能有幾個談得上朋友的同僚,多少會給陳玄藏幾分關照。

不會讓謝主司那般欺負。

除了‘送祭’,補充九鼎的人道之氣外。

再有便是皇權的穩定,國家的長治久安,也可以減弱人道之氣的消耗。

無論是改朝換代,還是皇帝的更迭,對九鼎之中殘存的人道之氣,都是極大的消耗。

所以五百年了,哪怕大唐江山,處處漏風,卻始終不曾有什麼大的造反勢力出現。

而且,歷來皇帝都是以‘長壽’‘保命’為要。

對於每一個大唐皇帝而言,評價其是否是‘明君’的標準,有一項極為重要的指標···那就是是否活的長。

短命的皇帝,毫無疑問就是大大的昏君。

至於引導皇帝修煉,這就更不成了!

因為自五百年前,天地異變之後,修行不僅不得長壽,反而是一種極損壽元之事。

往往修為越高深者,越是在生與死之間走鋼絲。

數年前斬了惡龍的魏徵,在此之後,也直接活人辦喪,請皇帝賜下諡號,然後自封於陵寢。

如無傾國之禍,則不可開啟墓室,將這位大唐名臣請出。

有相同處境的大唐名臣、名將還有很多。

秦嶺之內,可葬著太多的‘活死人’。

他們一旦再次出世,便皆只有一戰之力,綻放最後的輝煌後,便有可能轉化為更加兇惡的存在。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