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倒是意料之內的變化。

畢竟,世界融合之後,能像曹柘統管的世界這樣,總是平穩過渡的情況,那才是罕見。

各方面規則都極為不同的兩個世界,進行了融合,爆發毀滅對方的戰爭,那才是真正的走向。

第五張圖,有人站了出來,選擇融合蠱蟲與守護靈,開始嘗試統一分歧,化解矛盾。

第六張圖,御獸強者組成大軍,率領著萬千奇獸,幾乎完全毀滅了一個以妖魂融入法寶,創造強大靈兵的修行體系。

第七張圖,又是世界融合後的戰場。

巨大的蠱蟲、合體的御獸、手持雙斧,無頭卻頂天立地的守護靈,分別立在戰場的一端,彷彿毀滅世界的戰鬥,都會在下一刻打響。

第八張圖,有人將御獸煉成了蠱,有人以蠱操控御獸,也有人放牧著不同的守護靈,成功奪取了別人的守護靈,似乎整個世界,都陷入了一種熱火朝天的全新嘗試之中。

第九張圖,巨型的守護靈、龐大的御獸、神奇的蠱蟲還有環繞著一層層妖環的妖兵,分列在一個灰髮男子的四周,他坐在高高的王座之上,下方分列四個隊伍,對其跪拜臣服。

九張圖看完,對即將融入之世界的內在梗概,也都大致有了瞭解。

而第九張圖裡,毫無疑問的顯示出,四種不同特質的修行,終究是在某個人強權的統治下,完成了初步的融合。

“太慢了啊!”

“九十年,竟然還是一盤散沙!”

“他們都在做什麼?”

“那麼多可以挖掘的空間,那麼多可以探索的內容,他們卻都將大部分的精力,沉迷於內鬥,沉迷於爭奪‘正統’。”曹柘嘆了口氣。

如果是他的話,應該可以做到更多的。

所謂修行的表象,真的重要嗎?

要抓住的,始終是修行的本質。

就像他所在的世界裡,儘管區分了儒修、武修、修仙者、鬼修等等脈絡。

但其實都只是為了物盡其用,人盡其才而已。

真修行到了高深處,這些所謂的分類,都是會有重疊、融合之處的。

比如武修,就要先融合鬼修之道,再融合修仙者的不死炁。

根本不會搞什麼明火執仗的對立。

更不會宣傳這種對立。

“區分修行的方式,就像是非要辯駁清楚,內功和外功的高低,練劍還是練氣孰輕孰重一樣可笑。”

“他們或許不是看不清,而是背後都有牽扯的龐大利益。”

“沒有幾個人,能跳出原本的利益圈子,看到更加宏偉的目標。”

“即便是有人看到了,也欠缺鎮壓天下的能力。”

曹柘看著九張圖,心中感到惋惜。

覺得剩下十年時間,他即便是能從那四種體系裡,剝離出重要的東西,推動整體的進步,能做的也實在不太多了。

殊不知,另一個世界裡的競賽者,看著眼前的九張圖,紛紛是一臉懵逼。

能想象嗎?

九張圖···竟然都共同的指向了一個人!

完成了一種分明不可能,但是卻又具體實現了的統一。

就像那個世界從未發生過融合與重疊。

那就是那一個人的專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