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之前第一次競賽時的初期排名來看,人族的大致總排名,都在中下游。不算最差,但是也著實稱不上優秀。”

“不過,那時候的競賽資料,也不能當真了看。”

“因為現實而來的競賽者們,原本生存在一個無魔世界,本身是都沒有接觸、經歷過超凡修行的。第一個世界相當於是從頭開始接觸超凡,會落後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現在如果再做排列,應該整體在中上游才合理。”曹柘心中做著各種盤算,同時又將念頭重新掰回來,繞到了此時的關健主題。

“星獸的能力中,前面幾項都見識過了,但是驅星?是驅趕星辰嗎?”

“或者···是這種怪物,成長到了頂峰狀態,才能具備的一種特殊能力?”曹柘鎖住了眉頭。

隨後就將鑑定出來的訊息,共享給了龔若琳。

“知會何博士和廖博士,現在都暫時停下手中工作,全力解析這個星獸。”何博士主攻生物學,而廖博士精通的是航天學,所以···星獸這玩意,應該和航天學掛的上鉤···吧!

“不一定非要開發針對它的武學,擊殺它不難,只要物理攻擊夠強就行,實在做不到,切碎了封印也可以。”曹柘又接著說道。

“但是它的存在本身,很有意思。”

“咱們的武道修行,其中有一個方向就是滴血重生,靈魂不滅,肉身不死。”

“只是這個構想,始終缺乏固定的理論依據和指導方針。或者這頭星獸,就是咱們的突破口。”

“這玩意可以透過吸收能量,進行自我增殖,也正好減免了咱們培育的時間。”

“我有一個初步的想法,咱們以詭靈物質為材料煉兵器,以這星獸物質為材料,煉製戰甲。配合起來,各方面的實力,都會得到明顯的提升。”曹柘不斷的說著自己的想法,有些很零散,但只要開個頭,龔若琳匯同一眾弟子門人,會就這些想法,進行圍繞性補充,將曹柘的想法完整實現出來。

這就是群體存在的意義。

龔若琳一如既往的記錄,然後之後忠實的去執行。

“星獸的性質,對法術和能量攻擊的防禦是頂尖的,幾乎沒有任何的非物理能量,可以破壞它的穩定性,反而會被它吸收。而我們武者,雖然也有遠端手段,但是主要還是近戰,如果非要說軟肋,那麼被人遠端放風箏,或許可以算是一個。”

武者之中,也有人修習暗器、弓箭、投擲標槍等等遠端手段,但其實這些手段,對比起間隔遙遠,便能起壇施法的咒術、法術而言,卻算是短手了。

當然,武者到了更高境界,會相對補充短板。

但是同境界下,比如修仙者,他們的施法距離會進一步的拉長···還是優勝於多數武者的。

曹柘?

曹柘不能拿來舉例!

他是BUG。

“以星獸物質做基礎,打造戰甲的想法,確實很不錯。”龔若琳作為最典型的武者,十分贊同曹柘的想法。

物防?

武者需要什麼物防?

正面強剛,同境界、同級別下,完全不虛。

要疊當然先疊法防。

至於詭靈物質,它雖然免疫大部分的自然系法術,但是對帶有強烈意志的能量攻擊無法抵擋,所以不存在直接、完整的法防基礎。

用來做防具的話,被看穿了軟肋,會吃大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