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強烈對比,不僅不會成為時光塔的‘破綻’,反而會成為它最吸引異族的點。

首先,讓投奔人族的異族,在時光塔內,可以獲得半年左右的暫居時間,這會顯得人族很‘慷慨’,但這其實對於競技場內的混亂而言,根本無濟於事。

其次,長時間的‘和平’,會消磨很多異族的意志,為了獲得更長久的‘和平’,減弱甚至是遺忘競技場帶來的威脅,他們會竭盡所能的留下來留在時光塔內。

即便是那些有心在競技場內取得功業的異族,也會偏向於在時光塔內歷練、提升一段時間,等做好準備了再戰。

而不是直接一頭扎進混戰的大染缸裡,死在第一波的衝擊裡。

最後,被刻意拉長的時間,也是為了消弭許多異族原本的‘異心’,當他們與人族真的交融在一起,他們的一切,也都自然會徹底變成人族的一切。

這是一種底層開始的融合。

也是文明的融合。

除了上述幾點之外,時光塔與萬界競技場的對比,還有諸多。

唯一的問題似乎是在於,創立萬界競技場的那些文明之靈,袍們允許嗎?

曹柘的答案是..祀們會允許的。

過程不重要。

重要的是結果。

十日大混戰,是一種追求結果的方式。

曹柘以時光塔對比萬界競技場,透過階層來排列種族,讓諸多進入時光塔的異族,孜孜不倦的工作,勤勤懇懇的奉獻,耗盡所有的為人族文明繁榮添磚加瓦.那也是一種結果方式。

倘若,能夠透過種族大融合的方式,讓某個異族,從文明概念上消失其獨立。

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另類的滅族?

當然,如果沒有萬界競技場的苛刻、恐怖、殘暴作為對比。

曹柘的時光塔即便是再好,也達不到百川歸海的效果。

一切都需要參照和襯托。

伴隨著曹柘施展手段,將新得手的宇宙,融入到時光塔中。

時光塔的面積,得到了極大的擴充。

第一層變得極為遼闊。

當然,伴隨著大量的異族湧入,第一層的生存環境,生存資源,都會變得相當的緊張、匱乏。

而從第二層開始,才是大批次人族居住、生活的區域。

這裡資源豐富、幅員遼闊,並且還有曹柘定期分派的福利。

將來與第一層對比起來,簡直就是天堂、地獄般的差距。

而越往高處走,資源總量或許不變,但因為人口稀少,所以人均佔有資源也越多。

就在第一層通往第二層的入口,放置著曹柘打造半成的‘洗身池

只有獲得‘認可’的異族,還有真正的人族,才能透過。

如果沒有人族身份,擅闖其中,只會被消融、分解在這池子裡。

這池子之所以還是‘半成’,就是因為它的另外一半,就在將來‘送死’的異族那裡。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