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如此考量,伏羲轉換目標,先準備對伯邑考動手了。

只是還未等伏羲手中的雷鳴,真的落向伯邑考,羅峰所扮演的帝辛,便已經擋在了伏羲的面前。

“我還在此,你在看甚?”說罷之後,便一拳向著伏羲搗來。

羅峰這當然是刻意為之。

但也不代表,他就真的只是在為伯邑考做嫁衣。

如果是曹柘當面,羅峰自然放棄一切多餘的想法,老老實實的輔佐。

只是伯邑考的話,還沒有這個份量。

何況,曹柘也沒有下達一定要給伯邑考讓路的命令。

羅峰這是在置之死地而後生。

伏羲想要攻破朝歌城,將過去的名望與如今的名望結合,一舉登頂然後去爭取天帝之位。

羅峰的想法也很簡單,那就是踩下伏羲。

踏著三皇之首的名頭,重新豎立他王者的威嚴。

以打敗伏羲作為突破口,吹響反攻的號角。

正因為此時,商朝的局面看起來像是已經山窮水盡。

所以才更好觸底反彈。

那些諸侯聯軍,各教派的修士、仙人們,也只有再最接近成功的時候,才會越發的矛盾激發、離心離德。

只要瓦解了那強大的聯盟。

商朝多年積累的底蘊,就有機會爆發。

帝辛···這看似是一張爛牌,但其實還是有相當可以打的空間。

面對羅峰那平鋪直來的一拳,伏羲卻感覺八卦皆崩,永珍盡禁。

眉頭緊皺,伏羲對著天外某處招手。

“賢弟借劍一用。”伏羲開口喊道。

隨後一把劍從九霄之外飛來。

劍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

劍柄一面書農耕畜養之術,一面書四海一統之策。

正是傳說中的軒轅劍。

亦堪稱人道之劍祖。

軒轅劍也是老演員了,此時飛掠到伏羲的指掌之間,散發出無量神光。

劍光流淌之間,又與伏羲身後的八卦相合,彼此相容。

彷彿拉扯著兩段時空裡的萬里山河,共同譜寫了一段太古的神話。

神劍在手的伏羲,氣質大變。

原本還是純法師,如今卻成了魔劍士。

眼中一瞬間就像是掠過了無數劍光。

衝著羅峰那一拳迎去,劍光浩浩蕩蕩,激盪著兩個時代的古老迴音。

面對這樣時代洪流的碾壓,羅峰亦有片刻的失神。

只是一劍,便強先羅峰的拳頭,落在了其咽喉處。

但是這一劍沒有刺破羅峰的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