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如梭,飛快而過。

曹柘與伯邑考,都已經入朝歌多時。

只是師徒二人,不曾照面。

朝歌雖富庶、奢靡,卻遠不及西岐,百姓人人安居樂業。

那些大貴族們有多奢華,普通百姓便生活旳有多困苦。

甚至不僅僅是普通百姓,那些小貴族, 以及落魄的貴族後裔,也都在朝歌城中難以生計。

伯邑考多日在數處學館內遊學、講課,獲得了一些簇擁。

又在這諸多簇擁之中,進行考察。

尋那些可以爭取的,傳授、教導他們真正的自由思想。

此舉雖膽大妄為,但凡事皆要先邁出第一步, 然後才考慮周全之事。

若是畏首畏尾,始終尋那毫無萬一之處, 便還不如悶頭在家睡大覺。

至於曹柘···光顧著考察朝歌城的風俗人情了,一時間彷彿什麼正經事都沒幹!

此世界並不是什麼正經歷史,而是神話故事改編。

背景雖在商朝,但畫風反而更偏向接近於宋、明。

來往商客,街道左右茶寮、酒肆、商鋪、秦樓楚館···樣樣不少。

朝歌城裡的熱鬧繁華,並不遜色於盛唐之長安。

坐在酒樓臨窗的位置,看著城門口的方向,這已經是曹柘第三天到此‘蹲守’了。

城門口處,姜子牙正在賣‘笊’。

此物類似於漏勺,是百姓們日常家居所用之物。

姜子牙少年便上崑崙學道,如今仙道未成,下山之後得異人相助,勉強成家,卻尚未立業。

如今便只能編些‘笊’上城門口販賣, 以圖生計。

“姜子牙雖未成仙,但此界仙道上限本就頗高, 以現如今姜子牙之能, 點石成金不在話下。卻偏要賣笊為生, 其實賣的不是笊,而是自身的能力與才華。”曹柘只看了一樣其框中之笊,就能看出其中心思。

那些形狀各有細微區別的笊,由珠片所編,縱橫交錯,節點對恃,便猶如兩軍交戰,犬牙交錯。

其中暗含許多用兵之理。

若是遇到那有些見識的人,自然會大為驚歎。

“果然,天道不明,雖鳳鳴岐山,但商朝多年為天下中心,姜子牙對入商朝為官,還是抱有幾分期待的。”

“姜子牙又非貴族出身,便是滿腹才華,也難以有處施展,唯有得貴人引薦一種法子。”

“當今世界,人神混居,得不到仙道認可,能夠在人間王朝出將入相,也是一番美事。何況,封神未行,天道不全,人間王朝氣運,亦有助於練氣士修行,人間之臣,卻又是人間之神,實屬正常。”

“想那大商朝內,多少能人異士隱匿,便可見一斑。”

“姜子牙的前半生與後半生對比,也算是合了形容蘇秦的那句‘使我有洛陽二頃田,安能佩六國相印’,他此時倒是想給商朝當狗的,只是別人不要,瞧不上他。”

“狼狽出了朝歌城後,他便只能釣於渭水,等待明主上門,也算是初步將自我營銷玩明白了。”曹柘心想著,卻又在考慮,將姜子牙拉入‘陣營’的可能性。

之前,曹柘將姜子牙與蘇秦對比,其實遠遠不夠貼切。

真正與之更為貼切的是‘黃巢’。

“貌似仙風道骨,實則滿心利慾。”

“作為大劫的核心人物,本就被劫數所染。”

“他不合適!”看著姜子牙再一次拒絕了一名買笊的百姓,且神情冷淡,毫無生意人模樣的姜子牙,曹柘做出了判斷。

這些笊,是姜子牙彆彆扭扭的為自己編織的進身之階。

他若是坦然的認識到自身的‘慾望’,曹柘會接觸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