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東海邊遇小哪吒(第2/2頁)
章節報錯
哪吒更是憤怒, 火焰從頭上、脖頸之間以及雙足處燃燒起來。
此等真火,威力不凡, 不僅要將那河水蒸乾, 更是欲順勢匯入大海, 行那焚天煮海之事。
一時間,海面上多有生靈屍體上浮,龍宮水族無端端便遭了大難。
公子見此,手上勁道便再添幾分,隨手搖晃將哪吒周身勁道都震散,隨後拎著其後頸將之拽出水面。
又從指尖放出一點血,撒入那海面。
海面上本已經被煮熟的‘海鮮’,在那一滴血的滋潤下,紛紛轉活了過來。
然後於海面上漂浮不定,雀躍靈活。
逃得一命,請來東海龍宮三太子的夜叉,也與龍宮三太子,站在海面上,看著那些轉死為生的‘海鮮’,露出了驚駭莫名的神情。
顛倒生死的能耐,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是大神通。
卻不知這面生的公子,又是何方神聖。
原本到了嘴邊的呵斥與質問,此番也卡在喉嚨裡,怎麼也說不出來。
“放開我,我乃是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座下弟子哪吒,你若是不怕我師父前來取你性命,你便這般繼續拘著我。”雖然被‘俘虜’,哪吒嘴裡卻還不認輸,反而是搬起了後臺。
“煞氣入心,毒火欺神,劫怨兩重···看來你果真是無藥可救了,還要再死過一回才行。”
“太乙真人也是真狠得心,雖說你本是他手中一件寶物,如今倒也有了靈智,轉而為人。這般處置你,卻是真的不該。”公子嘆息說道,彷彿是在憐憫哪吒出身。
哪吒本是混沌靈珠,原是女媧所有。
後女媧將之作為禮物,贈送給了元始天尊,元始天尊又送給了太乙真人。
故而才有了哪吒轉世為人,封神渡劫一說。
封神大劫,本是由十二金仙所引。
太乙真人歷來也是跋扈、兇狠,並不習慣與人為善,故而沾染的劫數尤為多些。
單單只是在人間尋一異種,收為弟子,代為渡劫,已然難以承受其劫數。
唯有另闢蹊徑,以靈珠為載體,渡去一身惡業。
本是先天而生的大好靈珠,也因此被矇蔽了靈性,變得兇狠、殘暴起來。
而這公子,不是旁人,卻是跟隨曹柘遊歷了三載的伯邑考。
伯邑考原本雖有些修為在身,卻遠不可與哪吒相比。
哪吒修行雖不過數載,但身上積累的,卻是作為靈珠時,無數年積累的法力,所謂修行便減少了積累的過程,只需引用體內力量便可。
而伯邑考則是需要自身一步步修行,按道理不該趕得上哪吒。
但伯邑考命好,跟了曹柘!
以曹柘的能耐,三年時間裡便只是隨意調教一番,也足夠將伯邑考變成一方好手。
高的不提,至少比起目前為止的闡、截二代弟子,是都要強出一線。
“你這話是什麼意思?”哪吒本是怒火攻心,如今卻莫名的從靈臺湧起一股清涼意,稍稍恢復了幾分理智。
伯邑考卻道:“帶你去見我師父,他若覺得你沒救了,那你也只能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