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用暴力蠻推,需要智取,就要找準正確的開啟方向。”

“挽救···甚至是真正的壯大截教和拯救商朝,那不是一回事,儘管很多時候,它們看起來好像是一回事。”

“武王伐紂,以周代商,從人間的角度出發,是商王朝與各大貴族之間的矛盾,達到了頂點而必然出現的大爆發。從神話的角度出發,是天地間的劫數累積到了極點,由於天地規則不嚴密,而引匯出的一場仙神大戰。”

“也就是說,如果我不硬性干預,這場大戰,這場浩劫,是無法避免的,並且也勢必要向商亡周興滑落。”

“當然這一點並不能說是百分百,商要亡,這是規律,是定論,逆天不難···但對我沒有什麼益處,但周卻不一定大興,它現在還只是最具備資質而已。”曹柘很老實,也很本份,除了偽裝成雲中子之外,沒有做更多的干涉,至少···他沒有直接將天地大網鋪開,算盡眾生,將一切都盡在掌握。

就像一名影帝,現實中身家過億,進入到了具體的角色裡,就得收斂鋒芒,要是扮演的是乞丐,就得把那種飢寒交迫給表現出來。

“姬昌已經是一個成熟的政治人了,即便是有樹生在他身旁影響, 卻也不一定保險。。”

“所以接下來, 我得去西岐, 在文王諸子中,尋找一個真正可以認可、承接赤旗之人。”

“雖然說,教員的思想、綱領, 還得有一定生產力配合。但在神話顯世的世界裡,糾結生產力···這就未免太可笑了一些。”

“稍稍改變, 因地制宜是必然的, 但也不必過於糾結, 是否能套用。”

雖然說姬發是命定武王,曹柘卻並不見得選他。

時勢造英雄, 在一個神話彰顯的世界裡,人間的英豪都是適逢其會。

以已知來逆推現在,遲早會吃大虧。

走劇情流, 在低武世界裡能混得開, 在高階段的神話世界裡, 那就是妥妥找死了!

很多神話世界裡的機緣, 甚至是某一段‘故事’,都是有它們註定的‘主人’的。

隨意截胡, 還沒靠山的話,想死都難。

簡單而言,在封神的世界裡, 大劫興起,群仙隕滅後上封神榜, 以補全周天規則,這是大勢, 如不逆天,便不可改。闡截之爭, 以周代商,這些就都是小勢,是完成那個註定結果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裡,沒有什麼是不可替代的。

西伯侯姬昌有百子,乃為人間吉瑞。

一百個孩子,那得有多少個老婆給他生兒子?

畢竟西伯侯不能只生兒子吧!

如果加上女兒,那直系兒女, 豈不有幾百號?

用一個很‘現代’的質疑來看姬昌,難免會嘲諷這位文王有聖賢之名,卻生有百子,這就是說他後宮佳麗甚多, 與之相比,被冠以lsp之名的紂王,後宮反而顯得‘寡淡’了些。

但其實並非如此。

姬昌有一百個兒子,但其中多半,都是如雷震子一般的義子。

只有十幾個屬於親生子。

而這十幾個親生兒子裡,又有十人都是由姬昌髮妻太姒所出。

這麼一看,就只能說姬昌和他老婆能生了。

其次,姬昌即便是‘好色’,也不曾因美色,而耽誤正確的治理國家、管理百姓。

和紂王的酒池肉林,以及沒有底線的寵幸妲己比起來,當然就是妥妥的聖賢。

曹柘首選目標,肯定是姬昌的那些個親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