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曹柘需要讓秦始皇‘教給’姬量的,並不止是如何解決眼下的麻煩與問題。

解決問題的方法,其實並不複雜。

哪怕是姬量其實多少也是心裡有數。

他只是不願意承認,抱有僥倖而已。

曹柘真正想讓姬量以及那些‘姬量們’面對的是一個殘酷的事實。

天人共封的神官,畢竟只是過渡期的產物。

哪怕這個過渡期漫長了一些,它畢竟還是會在時間的流逝中,被完全的淘汰。

作為神官,哪怕是真的在天與人之間,達成了某種平衡,做到了長袖善舞,圓滑無錯,長長久久的存活了下來,遲早有一天,這世道也會不再需要他們。。

到那時,所必須面對的,依舊是相同的結局,甚至更加的殘酷。

易經有云: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此言至理也!

就像修行、修仙,也同樣是一個運動、變化的過程,而絕不止是一個固定、永恆的過程。

原地踏步,就會被淘汰,被侷限。

那些限制在某些狹小世界裡的仙神,他們就是被困在所謂的長生久視裡,走不出來的一群存在。

‘長生’‘長壽’‘騰雲駕霧’‘點石成金’這些都是原本樸素的認知觀裡的神仙,但認知和自我認知,需要隨著時代的變遷,個體的精進而發生轉變。

這其實又與曹柘修行中,所著重在意的‘圓滿’與‘不圓滿’相互對應。

從圓滿到不圓滿,再從不圓滿到圓滿。

迴圈往復,如是而已。

修行沒有極限, 就像認知, 並不存在極限。

有極限,只是因為認知還不夠。

對元氣的吞吐,對規則的感悟,對道理的梳理, 這些都是常規的課題, 也是必須持之以恆的修行。

曹柘盤腿坐在洞府內的玄玉床上,身體與意識, 並重修行。

走的卻是兩條平行線, 是完全不同的路子。

偶爾疲憊了,會選擇拿出一些稀奇古怪的異族物質, 進行分析、解析。

就當做是小消遣。

如此迴圈往復, 過了大概數月時間。

一道流光的扣門,打斷了這種看似平靜的修行歲月。

“什麼?伐樓那出現在了北側陣前?”曹柘正在洞府內修行,等待著姬量等神官下定決心,前來尋他討計。

只是還未等到姬量, 卻收到了‘摩’的傳訊。

曹柘曾經交代過摩, 讓他幫忙注意伐樓那的行蹤。

這並不是信任,而是曹柘覺得, 摩在鬼方諸神內部, 應該也還是有一定訊息渠道的。

既然要獵殺伐樓那, 藉助一番摩的關係網, 也是應有之意。

至於會不會引起‘摩’的懷疑, 其實曹柘無所謂。

懷疑而已···打從他擊殺阿耆尼, 伐由又緊隨其後被獵殺, 這份懷疑就沒有在大商與鬼方兩處斷絕過。

“訊息來源屬實嗎?”曹柘快速回信問道。

隨後卻搖了搖頭, 將這回信召了回來:“算了!我去看看!大機率應該就是個陷阱,有意想要引我上鉤。”

雖然知道這是在釣魚, 但多少總得下點餌料吧!

無論這訊息是故意放出來的‘風’,還是確有其事, 他都不可能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