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心於大暗如來的多名靈山無名羅漢,已經悄然潛伏在了高山國。

隨時準備攜高山國的真實憤慨,將送經隊伍,大半埋葬在玉門關外。

他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追殺送經隊伍,越狠越好。

最好最後只剩下一個殘廢被送入玉門關內,以此才能造成最大的衝擊效果。

而隨時可以看到這種局面的曹柘,僅僅只是表示···‘你們玩你們的,記得玩的開心點’。

畢竟說一千,道一萬。

這石板入了大唐又能如何?

這場戲演的再逼真,又能如何?

即便是石板上的經文,廣泛的流傳開了···還能如何?

曹柘已經從源頭處解決了核心矛盾,這些不知所謂的,還在一些邊邊角角處鬥法···。

曹柘需要考慮的,不是天道會不會被這三塊石板,喚醒某些過去的‘記憶’。

這不重要。

他考慮的是,如何釣魚···將一個可以作為‘輔助’的惡源世界釣過來,然後打造成此方世界汲取惡氣的‘水箱’,源源不斷的為這方世界供給惡氣,保證煞氣的充沛濃度。

畢竟,等到時光塔將諸多世界間的通道拉通。

前來這方世界,學習、修煉煞氣武道的武者,一定會有不少。

對煞氣的需求量,肉眼可見的要增多。

當然,站在大暗如來的角度看,這件事即便是能給曹柘造成一絲一毫的亂子,那也是值得的。

他這是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站在觀惡菩薩的角度看,她這是在表忠心,立功勞。

這件事,她不僅要辦,還要辦的漂亮,辦的徹底,辦的有聲有響。

有沒有對大唐的繁榮、安定、穩定造成威脅,這不好說。

但是···她可以做這方面的引導,表示如果不是她合理的安排,然後統籌規劃,適當引導,妥善處理···是有可能造成巨大威脅和巨大破壞的。

這功勞不就有了嗎?

可謂也是深諳‘混’之一字了。

唯有送經四人組,他們身在漩渦中心,身在此局之中,無法脫身,生死攸關。

錯誤的判斷,可能造成極為慘烈的結果。

雖然競賽者在初次選擇的競賽世界內死亡,基本不會真的身隕,但過早的退出這一場至關重要的競賽,是會影響到將來前程的。

曹柘看到了四人組的困局,卻沒有出手相幫。

因為他既不是聖母,也不是保姆。

只是一個苦心孤詣,想要引導整個人族,都踏上強盛之道的普通競賽者而已。

如果孫武空和誅戊竜,像上一次逃到玉門關外時那樣,再喊他幫忙,曹柘也會看在特殊緣分的基礎上,再幫他們一把。

但曹柘內心對他們的評價,無疑會稍稍下降一個檔次。

曹柘從不覺得,操控與擺佈旁人的命運,有什麼了不起的快感。

他只是在做很多的判斷與猜想的時候,順勢的會依照情況不同,做出不同的決定。

需要曹柘幫助的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