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柘看著熱熱鬧鬧的紫金山,只想回武當山。

“這裡還是離繁華太近,嘈雜了些。”曹柘心想。

對於他而言,理想狀態便是,天下無人不識,無人不敬仰,卻鮮有人來打攪。

原本百年後的張三丰那樣的狀態,曹柘就很嚮往。

“我等在此久侯,願聆晝夜聽真人教誨。還請真人莫要吝嗇,傳我等真仙大法,大慈大悲,渡我等上永世寶筏。”一人高呼,萬人緊從。

沒有人不想修得仙法,長生久視。

曹柘所表現出來的力量和手段,都無疑是在昭示著,他就是駐世真仙···。

當然真正的真仙,不僅僅是曹柘這點手段可比的。

但是這只是一個低武世界,普通人哪裡見過這個,鐵了心就是認為曹柘是仙人臨凡。

“你們若是想聽怎麼長生久視,怎麼永享天福,貧道這裡是真沒有這樣的法子,若只是想要強身健體,延年益壽···倒是願意教你們一些。”曹柘望著山上山下,大量攢動的人頭,還是開口說道。

無論如何,這是一個還不錯的宣傳機會。

人群哪管得了曹柘怎麼說?

張口說不是就不是了?

他們覺得就是,所謂的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法子,一定是修仙的入門法門,只有過關的才能真正拜在張真人門下,跟著一起修仙。

廣大的群眾,目光如炬。

曹柘也不挑時間,更不挑地點。

直接一步跨坐到了銅殿屋頂,盤腿坐在那金燦燦的貔貅頭上,聲音如雷,傳遍整個山麓。

“要修貧道之武道,首先要明白貧道對武道的見解。”

“天下之人習武,大多自渾渾噩噩始,有些江湖中人便是漂泊數十載,依舊在門外,不曾推門而入。”

“今朝我既傳武道,便要定下一個章程,給這天下的武學,分個層次類別。”隨著曹柘的聲音傳播,那些原本嘈雜的聲音,漸漸的跟著安靜下來。

只是還不等曹柘,將話繼續講明白,一個帶著嘲諷的聲音,從山腳下傳來。

“好大的口氣,我隔著幾百裡就聞到有人在放屁,原來是個小牛鼻子在吹牛。”

“好臭!好臭!果真好臭!”

“臭不可聞,臭氣熏天,比老寡婦三十年沒洗的襪子還臭···。”聲音由遠及近,原本還在山腳,說到這句話的時候,便已經近在了曹柘眼前。

來人是個面頰紅潤,面板嫩滑如嬰兒,卻有著半黑半白的頭髮與鬍子的老頭。

穿著一身灰色的麻布衣衫,腰間還掛著幾個蛐蛐罐子,眼神竟散發出清澈的惡意。

曹柘已經猜到了來人的身份,卻還是先使一發鑑定術。

周伯通,體九十,力八十二,內力九十五,技能,全真武學(化境),空明拳(化境),左右互搏(化境),九陰真經(化境),玉女素心劍法(化境),化功大法(化境),毒功(化境),達摩易筋經(化境),根骨八十一,悟性八十二,備註:赤子之心,能如嬰兒?人性本惡,其善偽也!

這是曹柘第一次鑑定出全化境的技能表。

相比起楊過那大篇幅的技能表,周伯通的技能表算是簡潔的多。

但是相對比之下,周伯通的實力,卻一定強過楊過很多。

“達摩易筋經···周伯通怎麼會達摩易筋經?”

“雖然從很多文學作品中可以看到,易筋經經常失竊,經常被外人習得,完全沒有鎮派絕學的尊嚴。但是···事實上它並沒有管理的那麼鬆懈,別說是外人,就連少林寺內部,都鮮有人能學。”

“而且,周伯通技能表裡,顯示的是達摩易筋經,而並非是如心齋那樣的轉譯版易筋經。”

“據我所知,少林正版易筋經,修行條件極為苛刻,須得勘破我相、人相,心中不存修習武功之念,方可有成,但是這個命題很矛盾,那就是若無習武之念,如何會想要修煉易筋經?選擇什麼都不懂的孩子傳授卻也不成,他們悟不穿我相、人相的概念,還是少了修行基礎。”

“為了便於易筋經繼續在少林傳承,所以少林高僧在翻譯達摩手書的梵文原本時,刪改了其中的部分內容,降低了修行難度,只需要對佛學術語有相當程度瞭解便足矣。只是對比之下,威力也下降了很多,自然少林僧眾,對其保管也不再那般嚴苛。”

“周伯通從什麼地方學得的原本達摩易筋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