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的很好!”

“只是可惜了!”曹柘離開了金陵,站在雲端,仰望天穹明月,俯視大地蒼茫,心中的堅定,卻不曾有半點的動搖。

慈不掌兵,義不掌財,曹柘雖非將軍,卻已然是人類在未來前行中的舵手。

他不可能,因為睿王的犧牲與決然,而停下腳步。

睿王用生命作為賭注,既想要以此來懇求曹柘,不要插手,也想要用他最後的餘暉,暫時推遲各路煙塵起勢或坐大,直至等到天門解封。

就在曹柘與睿王會面,離開後的第三天,大明王朝的擎天巨柱睿王···薨了!

儘管很多人一直都有這個心理準備,儘管很多人一直期待著這一刻。

訊息一傳出,天下為之震動。

這個拖著病軀,一直扛著滿是瘡痍的大明王朝,一路艱難而行的賢王,終於與世長辭。

金陵城裡的百姓,自發的在門前掛起了白幡,表達著對這位賢王的眷戀。

遠離了京城的百姓,對此卻沒有什麼感觸。

對他們而言,皇帝就叫皇帝,王爺就是王爺,無論是一百年前,還是一百年後,都沒有區別。

然而對讀書人而言,睿王的薨亡,就像是天塌了。

悲觀者直接認為,天下將要大亂,大明將亡。

除非那位隱於十萬妖山的夫子出來主持正道,只是夫子超然物外···他會出來麼?

各方割據的門閥、豪強,有野心爭奪天下,窺視整個江山者,則是都大為欣喜。

睿王薨了,而夫子沒有任何的舉措。

這似乎表明了,夫子與大明之間,最後一點直接的聯絡,都已然被斬斷。

不僅如此,睿王一走,大明就沒有了主心骨。

單靠那位荒唐的皇帝,能成什麼事情呢?

萬里煙雲,無限江山彷彿唾手可得!

與此同時,一封一封的書信,透過最快的速度,送往了各方野心家的手中。

這是睿王生前,所親手寫下的書信。

信中言辭真切,情感真摯,既回憶過去的艱難與繁榮,也展望未來的美好與平和,最後則是邀請所有人,前往金陵,在他的靈堂上議事,哪怕是真的要改朝換代,他也希望是透過不流血,儘量避免戰爭的方式。

其中睿王甚至提到,如果真有人得到了眾口一致的推舉,有著治國經世的才能,那麼他留下的一封手書,會直接送到大明天子處,請求對方退位禪讓。

天子禪讓之後,繼位者當善待朱氏王族,善待退位的天子,雖不再保證他們的榮華富貴,卻也當許諾他們衣食無憂。

言辭之中,滿是懇求。

將一個將死身亡之人,最後的哀求與無奈,表達的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