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亂七八糟的身體症狀,一下子就全都給湧了出來。

簡直就是把曹柘這裡,當成了疑難雜症處理現場。

“靜一靜!”曹柘喊了一嗓子。

喧囂的人群,卻依舊沒有停止的打算。

“定!”曹柘一聲輕吐。

手指前伸。

霎時間無形的氣浪捲過整片山巒。

所有人,連同一些摻雜在人堆裡的所謂武林高手,全都被定住了身形。

身體裡的經脈沒有一處堵塞,卻偏偏所有人都無法出聲,無法再有多餘的半點動作。

“先安靜一柱香,一柱香後,貧道對大家的點穴立止。”曹柘說道。

眾人心中,紛紛吐槽:“張真人!張神仙···您管這叫點穴?”

殊不知,這也是點穴的一種。

曹柘不過是用內力點住了紫金山上的一處風孔氣洞,讓一整塊地方的氣脈,暫時停止了流動。

氣脈不行,身處其中的人,就像是被凝固在了冰塊中的魚。

其實點穴手段,點人的穴位與點山河的穴位,是一樣的道理。

只要在原有的基礎上升華一下,也並不難。

“一流、二流、三流,這個說法還是太籠統,也太粗糙了些。”

“為了更加方便大家修習本門武功,貧道殫精竭慮,特意將絕頂之下的層次,分為了八品。”

“一品為練力,是初入門者,習武先練力,拳腳若是無力,便也看不到勁。勁不足則,內力難聚。”

“二品為行氣,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所謂由外而內,外功化出內勁,江湖之中實屬罕見,尋常資質者,當修習一門穩妥內功,淬鍊真氣。”

“三品為善巧,習武本是搏擊之術,搏擊便是技巧,利用招式、套路、隨機應變的手段,將一分力用作七八分,甚至是十幾分。擁有了內力,且熟練掌握至少三門不同武功的武人,便入三品善巧。”

曹柘說到這裡時,人群之中那些心思浮躁的也都內心安靜下來,等待著曹柘的下文。

此時便是解了點穴的手段,人群也嘈雜不起來。

“四品為通竅,內力足以洗練各處竅穴,運轉自如,氣息平穩。放在現在的江湖上,可對接一些功力較為深厚的好手。”

“五品為外景,內力溝通外力,形成外在氣象變化。”

“六品為周流,內外周天順勢溝通流轉,天地與人常合一體。”

“七品為步虛,馮虛御風、化氣而行,天地永珍變化,已在心中,肆意而動。”

“八品為真武,明悟何為真正武道,內外之氣已調和至不破、不漏、無盡之勢。”

隨著曹柘將武道的八品境界劃分出來,人們卻越聽越不對勁。

好像從五品開始,就和他們瞭解的武學概念,有了很大的不同。

比如很多高手,確實可以做到內力外放,但是以內力溝通外力,形成外景···這是什麼鬼?

難道內力外放,不應該就是劈空掌、彈指功、一陽指這種,就是如槍打子彈一樣,簡單的將內力壓縮之後射出去嗎?

還有,八品武道之上,還有絕頂?

難道曹柘描述的六品,不就應該已經是當世絕頂了嗎?

這就像所有人都認為滿分是一百分的時候,突然被告知滿分是兩百分,他們才考了一半···。

就···挺突然的!

如果不是說這話的是剛剛被確定為江湖第一人的張三丰,喚作旁人早就被啐的滿臉唾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