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作秀,而是因為曹柘記得,少林武功皆有戾氣,需相應佛經佛法化解。

如果這個說法玄乎了一些,用更貼切的解釋或許就是,功法中涉及的某些‘術語’,在對應經文中,可以得到很好的解讀。

只有充分理解了佛經中的典故、暗指、隱喻,才能更透徹的理解創造功法者的意圖與方向。

少林寺內的武功,佛經與武功,本來就是相輔相成的。

就像九陰真經中的一些道家術語,只有純正的道家門徒,才能充分理解,不至於走岔。

黑風雙煞因為不解其中的道家用語,便將好好的神功,練成了邪功···豈不正是戾氣大盛,入了旁門左道?

此時的曹柘,一邊看著楞伽經中的經文原文與註釋,一邊又閱讀著藏在夾縫中的九陽神功,輕鬆做到了一心二用,甚至是多用,卻又格外專注。

聽起來挺矛盾的···但這就是張君寶的資質。

閱讀之中,他便開始跟著經文中記載的口訣,一道呼吸吐納。

起初還稍稍有些生澀,不過半盞茶的功夫,便開始漸入佳境。

一絲絲微弱的內氣,已經在體內自生,順著行功路線運轉。

大約半個時辰之後,曹柘精神疲憊,眉心跳動疼痛,意識出現散亂,這才見好就收的停了下來。

修煉內功是十分消耗精力的一件事,它需要一直專注,不起雜念,以免行差踏錯,走火入魔。

尋常人第一次修習內功,連專注靜心都做不到,更別提直接練出內氣了。

便是資質上佳者,也當熟悉數次之後,再緩緩進入狀態,第一次行功只求一個功行圓滿,不求更多。

而曹柘仗著張君寶的逆天資質,第一次運功,便直接進入狀態,且堅持了半個時辰,已經是十分了不得的成就了。

往後熟悉了運功修煉,會慢慢提升練功時間,常人需十年積累的內力,換做是他便數年就能達到了。

這屬於天生資質的紅利。

至於張君寶天生一百五的悟性···此時倒是沒有顯露出太多來,畢竟任何領悟和悟道的基礎,都是豐富的積累,即便是那些不通文墨卻能悟道者,也是因為曾遊歷山河,透過另一種方式完成了知識的積累。

曹柘第一次行功,便堅持了半個時辰。

放在旁的武林中人面前,便是不直接將其誇出花來,也會暗地裡欣喜。

覺遠和尚卻沒有多大反應,他是有真正修持與德行的高僧,雖然資質遠不如自家徒弟,但是修煉九陽神功時,也一樣能輕易做到心思純淨透徹,不滯於外物。

半個時辰的初嘗試,對他而言,也就算不得什麼了。

這卻是師徒二人,都缺乏對應的習武常識。

“將修煉九陽神功時的狀態記錄,取消耳聰目明,設定修煉狀態為固定狀態。”曹柘放下經書,然後悄然開啟了屬於他的第二道金手指。

也是他能在穿越過去的世界裡,短時間便財富自由的最大功臣。

這第二道金手指,能將日常生活中,所經歷的各種狀態全都收錄下來。

然後選擇其中三種,設定為固定狀態。

狀態一旦固定,就在某種意義上無法被打破。

原本曹柘設定的三種狀態是健康、精力充沛以及耳聰目明。

現在他有了張君寶的天賦加持,耳聰目明反而還比不上張君寶的天賦異稟,所以取消了半點不可惜。

將它換做修煉九陽神功的狀態,就等同於曹柘二十四小時都在進行內氣修煉。

古墓派有萬年寒玉床,所以修煉內功一年,就等同於常人修煉十年,寒玉床可以起到排除雜念,幫助穩定心神的功效。

而曹柘,他直接將九陽神功掛機修煉,二十四小時行功,比借用寒玉床開掛的古墓派還要過份。

或許他積累一年的內力,就足以對應尋常人修煉二三十年。

再有九陽神功本身的特性加持,將來的曹柘絕對可以輕開無限火力,凡屬於耗藍大戶的武功,對曹柘而言都是輕鬆上手的好武功。

(新書期間是需要算追讀資料的,廢紙懇求大家喜歡的話就別養!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