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哪有那個心思啊!

直到巴里展現出那強大的神速力。

這引起了哈里森的興趣。

因為他有一個猜想,一個可以挽救這一切的猜想,那就是讓巴里鍛鍊神速力,從而達到逆轉時空的目的。

根據愛因斯坦相對論,物體的速度達到光速的時候,空間和時間將會失去意義,時間就會停止,那如果物體的速度超越光速,是否意味著時間可以倒流?如果這個理論成立,那人類是否就可以穿越時空回到過去呢?對此,我們來聽聽科學家是如何解釋的。我們知道,根據愛因斯坦相對論,物體的速度的極限是光速,當物體的速度達到光速的時候,時間和空間都將毫無意義,時間會停止,不管外界時間如何變化,處於光速狀態的物體的時間都是處於靜止狀態。舉一個例子,你乘坐宇宙飛船以光速飛行前往100光年外的一顆行星,到達這顆行星時,對於地球的人們來說,時間已經過去了100年,但對於你來說,你只會感覺只是過去了一剎那,你也沒有變老。

光速飛行的物體本身時間是處於靜止狀態,有人曾幻想,那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坐在一個光速飛行的物體裡面,只要這麼一直飛下去,就可以長生不老,做到永生呢?還有一個問題,如果光速可以讓時間靜止,那如果物體的速度超越光速,是否就可以讓時光倒流,回到過去?

事實上這顯然是不大可能的,可以試想一下,如果超光速飛行就能讓時光倒流,那是不是宇宙飛船以超光速飛行,飛船內的人們不僅不會變老,而且還會越來越年輕?事實上這根本是不大可能的。穿越時空回到過去或許存在,但顯然不是一個簡單的超越光速就可以做到的,這裡面有時間的概念。宇宙中有兩個概念最為神秘和難以理解,一個是空間,一個是時間,空間還好說,現代科學家也研究越來越多,瞭解越來越多,但對於時間,我們一無所知。我們瞭解的時間只是人類自己定義的時間,這根本不是時間的本質所在,而真正的時間到底是什麼?根本沒有方法可以下手,它比研究暗物質,暗能量還要複雜很多。時間遠比空間神秘千萬倍。掌握了空間能夠做什麼?掌握空間能夠無視距離的限制,宇宙浩瀚廣闊,如果沒有無限快的速度,你根本不可能探索整個宇宙,光速在宇宙中只能算是基本速度,超光速才是王者速度。那麼如何讓速度突破光速達到超光速?這就需要用到空間的概念。宇宙看上去很平滑完整,但將宇宙放大了看,你會發現宇宙中充滿著很多的空間裂縫,這些空間裂縫就是一個個空間通道。只有掌握了空間的奧秘,就可以任意開啟宇宙中的空間通道,飛船進入其中就可以實現超光速飛行。不過,超光速飛行僅僅可以讓你快速到達宇宙的深處,並不會讓你越來越年輕,更不能讓你穿越時空回到過去。

那麼是不是穿越時空就無法實現呢?當然也不是,如果能夠完全掌握時間,空間和時間結合起來就可以做到。剛才我們說了,超越光速飛行只能夠讓你快速在宇宙間穿行,這只是空間距離上的航行,但要想讓時光倒流,就要將時間概念加進去。時光倒流就是時間的一種應用,但光用時間也無法做到穿越時空,回到過去等,還需要空間來結合,也就是超越光速。因此要想讓穿越時空回到過去,也需要開啟一個時間通道,這個時間通道中速度超越光速,但它並不是讓你穿行到宇宙的某個地方,而是結合了時間的應用,讓你在時間長河中航行,你可以在這個時間通道中看到歷史的滄桑變化,可以看到過去的景象,甚至看到幾億年前,幾十億年前的景象。

可能很多人會想,人類什麼時候才能掌握時間和空間,那時候就會製造出時間機器,我們就可以進行時間旅行。想法是挺好的,但人類要掌握時間可不容易,要完全掌握空間實現超光速飛行,以人類的發展速度保守估計可能再過一萬年才能實現。而時間又比空間複雜千萬倍,有可能需要的時間會長達幾億年,幾十億年。

而哈里森卻認為神速力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雖然這個想法被斯諾和西斯科認為是胡扯。

可哈里森卻有自己的一套理論。

在漫長的宇宙歲月中,我們人類經歷著時間的洗禮,從嬰兒到暮年,從朝陽到夕陽,無一不在感受著時間的前行。而令人奇怪的是,時間似乎只能朝著未來的方向發展,而無法逆轉。這一現象不僅令古往今來的哲學家苦苦思索,也引發了科學家們對時間性質的探索。我們需要理解時間的本質。時間是一種度量,是物體在空間中運動的順序。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時間與空間是相互關聯的,構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時空。時空在宇宙大爆炸中誕生,隨著宇宙的膨脹而流逝。我們所體驗到的時間,其實是四維空間中物體的運動軌跡,從過去到現在,再到未來。

那麼,為何時間不能逆轉呢?這涉及到物理學中的因果律。因果律指出,事件的發生總有其原因,先因後果,而時間的前行恰恰符合這一規律。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時間可以逆轉,那麼因果律將不復存在,事件的發生將變得無序和不可預測。因此,為了保證宇宙的穩定和有序,時間只能朝著未來的方向發展。

此外,時間的單向性也與熵增原理有關。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在一個封閉系統中,熵(即系統的混亂度或無序度)總是不斷增加的,無法自行減少。這意味著,系統的演化總是朝著更加無序的方向進行,而時間的前行正是這一過程的體現。因為宇宙是一個封閉系統,所以時間的單向性也符合熵增原理。

然而,在微觀領域,時間並不是絕對的。量子力學中的雙縫實驗顯示了粒子的行為具有不確定性,過去與未來的區分變得模糊。這表明在微觀領域,時間的概念並不適用。科學家們正在努力探索這一現象背後的原理,以期揭示時間的奧秘。

除了物理學的解釋外,時間的單向性也在哲學上引發了深思。自奧古斯丁以來,許多哲學家都思考過時間的問題。他們認為,時間的流逝是人類心靈的一種感受,是人類認知的侷限性在時間感知上的表現。由於人類只能感知到物質世界的一部分變化,因此將物質世界的運動歸納為時間的流逝。這種觀點認為時間的單向性是人類心靈的錯覺,而實際上時間的流逝是均勻的、雙向的。

愛因斯坦的理論是基於光速不變的假設。他認為,無論觀察者在何種慣性參考系中觀察,光速始終保持不變。這引發了一個有趣的現象,當物體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移動時,時間會減慢,而當物體超過光速時,時間將發生倒流。為了更好地理解這個概念,讓我們透過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假設你乘坐一艘超光速飛船離開了地球,你的朋友留在地球上。當你遠離地球時,你的朋友會看到你的時間減慢,因為你的速度接近光速。而當你返回地球時,如果你的速度超過了光速,你的朋友可能會看到你的時間倒流,你變得年輕。然而,在實際操作中,超過光速是無法實現的,因為沒有任何物質能夠超過光速。然而,科學家們透過觀察宇宙中的超新星爆發和黑洞等極端天體,發現了一些支援愛因斯坦理論的證據。這些天體中的引力可以彎曲時空,導致時間和空間的扭曲。從地球觀察這些天體,我們可能會看到它們的時間倒流或時間減慢。

一些實驗也證明了愛因斯坦的理論。例如,在1971年,科學家們透過實驗測量了時間的膨脹和收縮。他們使用了原子鐘在空中飛行的實驗方法,測量了時間與速度的關係。實驗結果表明,當物體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移動時,時間會減慢。然而,愛因斯坦的理論也引發了一些爭議和反駁。一些物理學家認為,光速是宇宙的極限速度,無法被超越。此外,即使我們能夠實現超越光速的速度,根據愛因斯坦的理論,我們也不可能看到過去,因為時間本身已經不存在。

總之,哈里森似乎覺得,只要巴里足夠快,就能解決這些問題!

雖然大家都不知道,哈里森哪來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