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甚至連最基本的心理建設都沒有。

於是矛盾就更大了。

就在幾年前,大家雖然都在底層,可很多時候,生活還過得去,即便不工作,也有補貼和福利。

可隨著局勢變化,美國本身也不得不大幅削減福利。

雖然刺激經濟的政策也同步施行,美國本土多了不少工作崗位,可問題是,很多人本身的觀念並沒有改變。比如黑人。

底層黑人大約有兩種生存狀態,一種是勤勤懇懇打工,但苦於沒啥學歷只能從事底層體力勞動(洗碗工、服務員、售貨員…)的窮人,年收入通常不到2萬美元。另一種是自甘墮落,純靠政府補貼生活的窮人。他們大多一輩子沒工作過,從小跟著爸媽住政府房,長大後申請殘疾鑑定(精神病、抑鬱症之類),騙政府的補助。吃住全靠政府房和糧食劵。

很多人以為美國並不是福利國家……這其實一種錯誤的想法。美國有福利,只不過對比起北歐那些國家的福利來說,差遠了。但也還不錯,首先是住房方面。先來看一組來自2005年的資料:46%的貧困戶擁有房產,一個典型貧困戶所擁有的房子平均有三個臥室、一個車庫,一個陽臺。沒錯,這份十幾年前的資料表示,美國近一半窮人是有自己房子的。沒房子也沒關係,政府會提供住房補按規定,窮人的房租不能超過收入的30%,就是說,如果你工資是1000美元/每月,那你需要支付的房費是300美元,剩下的70%政府出。如果收入是0的話,有的地方是可以免費住的。這部分政府補助的房子被稱為政府房,它們很多不但在市區最好的地段,而且還比較大,水電暖氣免費,還有洗衣機烘乾機。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住上政府房的,因為想住的人太多了,所以要排隊等。至於等待期要住哪裡,就只能自己解決了,實在照顧到地方,可以乾脆住在救助站。

然後再看看生活方面。看一組同樣來自2005年的公開資料:7%的貧困戶家裡有一部彩電,50%有兩個或更多彩電;76%有空調;75%有一輛車;30%有兩輛車;73%有微波爐;62%有有線電視;33%有洗碗機。所以,整體看下來,美國窮人的生活並不是我們傳統意識裡的窮。美國有個“營養補充專案”,只要年收入低於貧困線130%的,就可以申請補貼金。通常一個四口之家,每個月最多可以拿到649美元。如果家裡有小孩上學,中小學的早餐和午餐對窮人的孩子都是免費的。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地方叫Foodbank,提供免費的麵包、牛奶、肉、水果、蔬菜、甜點…窮人可以免費拿。

所以這造成了大量的懶漢……沒辦法,很多黑人可以不需要工作就能生活(但不可能過的太好,混日子唄)。

可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很多福利都被砍了!

那些努力工作的還好,畢竟不缺工作崗位,哪怕進廠打螺絲呢。

但問題是,其中很多人並不樂意去工作,而且那些低階工種非常累的!指望這些人去工作……想多了!

他們不工作,福利又被削減。

他們怨氣會有多大,自然可以想象。

於是隨著芝加哥的黑白大戰爆發之後,全美各地都出現了類似的衝突。

可偏偏,超級英雄在這一刻,全部都消失了。

沒辦法,這種事超級英雄根本沒辦法插手,畢竟上升到了種族矛盾,超級英雄不管站不站隊都要倒黴,還不如干脆消失。

一時間,美國居然有種風雨飄搖的感覺。

吃棗藥丸!

當然,這其實對統治階級來說只是小問題……真的,只是小問題。因為這些人裡面並沒有精英階級!

黑人精英早就被收買了,之前風起雲湧的黑命貴運動,本身有著大量的黑人精英參與,可這一次,只有底層黑人。他們沒有組織,沒有綱領,更加沒有目標。

只有幾句口號,大部分人也只是趁亂打砸搶而已……純純的烏合之眾。

這也是上面說的,底層並沒有統一共識,他們彼此分裂,壓根沒有把矛頭對準自己真正的敵人。所以造成的危害,就那樣。

如果是以前,大家說不好還會哈著這些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