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子嘛,學那麼多幹嘛?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自然就能賺錢!所以壓根不樂意給她捐教學樓,讓她走後門進學校。在她看來,凱莉壓根沒那麼腦子,學也學不出什麼東西來,還不如把錢拿著好好消費,讀書?讀什麼書?

所以她只能去學藝術,按照她老媽的想法,讀藝術容易釣凱子!

可後來,她不是意外覺醒了血脈了麼。

然後成為了芝加哥三女俠。

一下子滿足了她改變芝加哥的願望。

可很快,她就發現,這沒什麼用。

她和戴安娜以及凱瑟琳,三人在芝加哥到處打擊罪惡,到處懲惡揚善,但收效寥寥。

人們該怎麼樣,還怎麼樣。

上一次,他們三個聯手推翻了戴利家族,這應該能夠改變芝加哥政府腐敗無能了吧?

沒用!

要不是凱出面,幫她們解決了麻煩,她們搞不好就沒辦法呆在芝加哥了……千萬不要小瞧政府和富豪的能力……媒體能夠把她們三人塑造成超級英雄,也能反手將她們打成超級罪犯。

說白了,輿論掌握在別人手裡。

實際上芝加哥的問題很複雜,別說她們三個了,就是美國政府對此也沒多少好辦法。

隨著世界局勢的變化,美國政府很早以前就推動了製造業重建的專案。

按照道理,什麼底特律和芝加哥這樣曾經的大城市,應該獲得大量利好,實際上也是。曾經的工業城市似乎只要資本再次進場就能興起……可實際上,並不是如此。

這些地方看起來有底子,可實際上並非如此。首先一點,基礎設施。

這些去工業化的城市的基礎設施其實已經很老舊了,想要重啟,那就必須拆毀重建,可這樣一來,成本比從無到有建新的要貴的多!

然後就是高素質工人……很顯然,芝加哥沒有這方面的優勢。

高素質的人群,芝加哥有!

低素質的黑人,芝加哥也有。

但處於中間,高素質的工人,芝加哥沒有!

芝加哥的沒落從很早以前就開始,中部的工業衰落並不是網傳從克林頓開始的,其實從二戰之後就開始了。二戰之後美國把大量的軍工放到了西海岸,從華盛頓州到墨西哥灣,於是軍工和軍工相關的製造業的投資、訂單從中部流向了西海岸,比如芝加哥在戰後漫長的幾十年裡完成了非自願的去工業化,很多人口也流向了西海岸。

特別是那些社會中流砥柱的中產家庭的流失!

這樣一來,就算政府想要振興芝加哥都沒辦法說服國會,畢竟國會還有其他選擇!

畢竟在其他地方重建工業體系,成本更低,見效更快!

總之,凱莉發現。

事情沒有她想象的那麼簡單,以前她一直覺得,芝加哥的問題就是黑幫和政府貪腐無能。

實際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