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蠱惑!(求月票)(第2/3頁)
章節報錯
很快兩人就偷偷離開了亞特蘭蒂斯,直接前往了布韋島。
太平洋是全世界最大的海洋,同時也是最孤獨的海洋……因為太平洋有很大一塊地方,一塊陸地都沒有,連個島都沒有!一望無際全是海!
那就是海洋難抵極。這塊為位於南太平洋海域的正式名稱為海洋難抵極。而尼莫點是這塊海域的中心點。由1992年加拿大克羅埃西亞裔測量工程學家赫爾沃耶·盧卡泰拉所發現。尼莫點的叫法來自於法國《海底兩萬裡》中的角色尼莫船長命名,而“尼莫“一詞則來自拉丁語的“Nemo“,直譯為“無人“。
尼莫點處在兩個大陸構造板塊的斷層區域,地質活動極為頻繁。並且南太平洋環流剛好全部避開了這個海域,因此阻擋了營養物豐沛、溫度較低的外部海水流入,而陸塊與當地的漫長距離,也表示該點欠缺陸上衝刷入海的有機物,亦無從形成海洋雪來維繫深海生態系統。這些因素使尼莫點周邊的海洋環境不足以供養大量生物,惟部分海底細菌可在附近的東太平洋海隆一帶依賴深海熱泉存活。因此,這裡幾乎是一片寂靜死海,號稱全世界最孤獨的點。
尼莫點受到大眾關注,是在1997年。當時的科學家在尼莫點附近的海域首次監測到了一種神秘怪聲。其強度甚至超過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動物藍鯨所能發出的聲音極限。此訊息一出立刻在科學界引起了巨大轟動。為了弄清事情真相,眾多科學家組團前往調查。起初人們認為這個聲音是由遠洋船隻發出的,但後來經過篩選發現當天並沒有船經過尼莫點附近。
難道,在尼莫點的那片海域中,還有不知名的海洋怪物嗎?這海怪甚至要比藍鯨還要大畢竟人類只探索了海洋麵積的5%,對大海的探索,人類僅僅剛開始。這海怪至少體長50米相當於兩頭成年藍鯨。才能發出如此強烈的震動訊號。後來科學家們又進行了多次探測研究,仍然一無所獲。此事件也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2008年南極冰蓋發生地震,科學家又用聲納監測到了與10年前極為相似的頻率。由此他們推斷因冰山斷裂融化而形成的冰震。是造成遺尼莫點怪聲的主要原因,這件事到此算是有了結果。
他們要到達布韋島,恰好要經過這段海域。
這一路上非常的無聊,看過去全部是一樣的景色,沒有絲毫變化。
據說,曾經這裡還是非常繁榮的。當年山銅貿易存在的時候,科達克斯王國一度控制過這裡。因為山銅的貿易,世界各地的亞特蘭蒂斯人都在這裡建立家園和城市。
甚至一度,科達克斯王國想過從其他王國交易來這裡的領土,將其建立為一片新的國土。
可惜隨著山銅的汙染和之後戰爭的影響。
這裡的海底居民全部搬離了,過了幾千年。也沒什麼海底居民樂意回到這裡。
一來沒有山銅貿易,這片海域也就成為了真正的鳥不拉屎的海域,誰會沒事來這裡找罪受。
二來,則是因為當年的影響,讓這裡一度被看做是不祥之地。
所以這裡甚至連海底海流都沒有……沒‘高速公路’的地方,除了那些想要體驗原始風格的旅行客之外,沒什麼人會特意涉足這裡。
可等到他們來到布韋島附近的時候。
突然感覺到一股熱流。
布韋島接近南極圈,這裡的海水還是非常冷的,怎麼會有熱流呢?
凱還沒明白怎麼回事,亞瑟就拍拍他的肩膀,讓他上浮。
等凱浮出海面之後,就看到一道沖天煙柱直衝雲霄!
“火山爆發了?”
布韋島是一座火山島,不過這裡的火山活動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停止了,就算要噴發也沒這麼巧吧?
不過真要噴發,也沒什麼稀奇的。
畢竟整個太平洋的海底,是一個巨大的地質板塊,被稱為太平洋板塊。太平洋板塊和大陸板塊的接縫處,就會形成深深的海溝。這是太平洋板塊向下俯衝到大陸板塊下方,形成的V型溝槽。在東面,太平洋板塊受到美洲板塊的擠壓,往西運動;在東面,太平洋板塊受到亞洲大陸板塊的擠壓,往西運動。
布韋島這地方,就在太平洋板塊和南極板塊之間,太平洋板塊活動又很活躍,有火山噴發也不是什麼稀奇事。
“等等!”
亞瑟原本就因為自己父親被綁架而急躁不已,現在又遇到了火山爆發,就越發的擔心自己的父親,看到遠處的布韋島冒煙,想也不想就要衝上去。
結果還沒游出去兩米就被凱拉住了。
凱伸出手接住了一縷縷從空中飄下來的灰燼。
布韋島周圍的天空都是灰濛濛的,那些從島上飛起來的煙柱升騰到天上之後,等待熱量散去,就會落下來。就像下雪一樣。
凱碾了碾手裡的灰燼。
然後飛快甩掉。
“是山銅燃燒過後的灰燼!”
凱臉色大變。
這玩意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