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局面(求月票!!!求訂閱!!!求推薦!!!)(第1/3頁)
章節報錯
小霸王這邊真的悲劇,他們原本以為,以他們在國際上的聲望能夠拉來大批的支持者,可惜……他們忘記了,世界已經變了!實際上隨著科技發展,傳統媒體的壟斷地位就受到衝擊,而隨著國際大洗牌,他們連傳統媒體的壟斷地位也沒了。
早在美國霸權的喪失的時候,各國也開始了自己的動作,首先一點,就是拿回屬於他們的媒體控制權!
小霸王這個民族的確非常厲害,僅僅幾十年時間而已,他們就在傳統媒體領域佔據了最大的份額,他們瘋狂收購各種大報和電視臺,真的,他們做了很多這種事。
沒辦法,美國這些年輸出的所謂的‘皿煮價值’,讓很多國家不得不開放自己的金融和輿論行業,這些行業一旦放開,必然會受到國際大資本的侵蝕。
而在傳統輿論行業,小霸王擁有著非同一般的優勢。
沒辦法,大資本加上美國的‘開門,自由貿易!’,一般國家真的沒什麼辦法抵禦。
於是乎小霸王在傳統輿論行業大殺四方,連帶嚶這種和老美共軛父子的國家的傳統紙媒都被小霸王資本給侵蝕殆盡。
那說回來了,這些國家難道就沒想過拿回這些東西麼?
當然想過,可也只能想想。
首先那些大資本資本雄厚,別人的雪球是越滾越大,體量在那裡擺著呢!你能和別人拼資本麼?拿錢砸死你。
其次,有著美國在背後的支援,他們在政策上和政治上基本就立於不敗之地!
“誰控制了媒體,誰就控制了人們的思想。”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美國依靠低成本的輿論工具,顛覆了很多國家!
美國前總統艾森豪威爾說過:“在宣傳上花1美元,等於在國防上花5美元。”在國際輿論場上,美國發言最多、聲浪最大,並且屢屢披著“自由衛士”的外衣、奔走呼籲言論自由,以反抗他國威脅的“受害者”形象出現。其實,美國這麼做,一方面是為了佔據輿論制高點,另一方面則和美式意識形態戰略有關,這種戰略以象徵自由的形象出現,試圖以上帝的視角制定標準、壟斷解釋權。為了實現戰略,自上世紀前葉發展至今,美國已經形成了一套定位明確、攻守兼備、巧詐多計的認知作戰體系,其套路至少有三:掩蓋自身宣傳意圖、標榜所謂的“新聞自由”、肆意抹黑造謠其他國家。
有西方學者一針見血地指出:美國不設宣傳部,但宣傳無處不在。美國聲稱自己國內從未設定宣傳部門,也向來反對意識形態宣傳,從而嚴加指責別國侵犯人權、罔顧自由等。這完全站不住腳。美國恰恰擅長透過種種手段掩蓋自身宣傳意圖,千方百計掩蓋其宣傳行為,一步一步誘使目標物件深入彀中而渾然不覺。比如,美國的超級英雄電影多以美國帶領人類抵禦災難、最終拯救世界為主要情節來彰顯美國的英雄氣概,同時給其他國家、民族設定反派角色和不齒行徑來暗中抹黑和醜化。
美國學者約翰·耶馬曾在《世界的美國化》中這樣描述:“美國真正的武器是好萊塢的電影業、麥迪遜大街的形象設計廠、馬特爾公司和可口可樂公司的生產線。”其實,美國電影中的英雄人物,正是為了凸顯美國人的陽剛氣質,烘托美國的強者形象,企圖在不知不覺間影響觀眾認知、輸出美國文化。
再如,美國校園處處標榜“思想自由”“獨立思考”等教育理念,且宣稱不會開設價值引導課,但實際上,如政治、社會、法律、文學等方方面面的課程都始終貫穿美國的價值觀教育。此外,美國政府和各類社會基金會也熱衷於憑藉全球學術大國的權威效應,透過設定學術門檻和文獻使用標準等方式,向世界推銷帶有美國價值觀的各種科學理論,佔據學術話語權。
在全球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多個方向及其細分領域,美國均表現出極大熱情,借各種機會和渠道來宣揚美國的價值觀念。
上世紀80年代,美蘇爭霸冷戰期間,美國為鼓動阿富汗與蘇聯對抗,處心積慮為阿富汗兒童編寫了一套宣揚暴力的課本,把原來課本上常見的蘋果、香蕉和牛羊轉而變成了步槍、匕首等武器圖案,企圖在阿富汗孩子心中埋下暴力與仇恨的種子。上世紀90年代的海灣戰爭,美軍除了透過“海灣之聲”電臺每天對伊陣地廣播18個小時外,還製作散發了數千萬張宣傳單,用精心編排的言論分裂伊軍內部團結、瓦解其抵抗意志。21世紀初的阿富汗戰爭,美軍費盡心機把收音機裝入食品袋中空投下去,只為讓阿富汗民眾能收聽到“美國之音”。
除了採取各種宣傳手段外,美國還大力培植宣傳力量,不斷在國際上爭奪話語霸權。長期以來,西方媒體在國際傳播領域佔據明顯優勢,如僅美聯社一家通訊社,就為世界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萬多家新聞媒介供稿,佔據全世界國際新聞發稿量的一大部分。在美國精心構築的資訊圍城裡,他們始終保證自己擁有絕對的宣傳優勢和資訊強權。透過資本運作,美國對內搭建了一條以官方媒體為主,民間媒體、第三方非政府組織、大型企業等交疊發聲的宣傳路徑。對外則使用收買、利誘等手段拉攏相關國家主流媒體、內部“意見領袖”及媒體從業者充當其代言人,精心培養“輿論水軍”,以達到處處都有“發聲人”“傳聲筒”,最大化張揚美國利益訴求。
美國言必稱“新聞自由”,指責他國缺乏“新聞自由”。可是,美國標榜的“新聞自由”,要在既定劇本內才能實現。
美國搞宣傳的另一大“高明”之處,就是熱衷於給別國下定義、貼標籤。
而這一切都需要一個抓手去實現,畢竟輿論這玩意,你不能一家之言,需要有人給伱抬轎子!
所以咯,小霸王在輿論界進行攻城掠地的時候,美國佬就給出最大的支援!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傳媒大王’默多克!
這位傳媒大亨原本是土澳人,1985年9月加入了美國籍。
為的是什麼,根本不用懷疑!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他收購天空電視臺,根據英國交叉所有權的規定,一家全國性報業公司無權持有任何一家英國電視公司超過20%的股份。1990年,默多克試圖透過併購英國天空電視臺和英國衛星廣播公司,進而持有50%的股份。很顯然,這宗交易是非法的。其實,內政大臣大衛·韋丁頓也在議會上承認了其非法性。
可事實呢?
默多克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