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今天終於來電了!(求月票安慰!!!太不容易了!)(第1/3頁)
章節報錯
但埃及還是有優勢的,那就是……他兄弟超多的!
以前的時候,由於有大國一直給小霸王頂腰,他們根本看不到擊敗小霸王的希望,所以一個兩個自然就不熱衷了,可這一次不一樣,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原本各國給與小霸王的支援就少了很多。
接著就是神器的事情。
不得不說,黑暗三叉戟絕對是一把傷人傷己的雙刃。它的確讓小霸王穩定了局勢,更是一舉打崩了國家北方的敵人,那個武裝抵抗組織,已經活躍了好多年了,而且時間越長越活躍。
曾經的抵抗武裝組織被認為是當今世界上最強大的非國家軍事力量,對其能力的評估一直表明,高度的紀律和有效的指揮和控制大大超過了周邊國家的武裝組織。
他們接受了很多國家的支援,特別是什葉派國家的支援!
其中許多高層,還都在北棒那邊接受了訓練,包括秘書長、安全和情報負責人和反間諜行動負責人。該組織的情報共享、指揮結構和安全機構繼續密切反映這種影響,據報道,直到2000年代,北棒教官也被部署到該國。
除了使用受北棒影響的戰術進行戰鬥,抵抗武裝組織還從21世紀初南棒專家的支援中受益匪淺,他們監督了橫跨南部數公里的巨大地下隧道、掩體和其他軍事設施網路的建設。小霸王專家將該抵抗武裝的戰鬥能力描述為“沿北棒防線組織的防禦性游擊隊”,並得出結論:“所有地下設施,包括武器庫、食品庫存、傷員藥房,主要在20032004年在棒子教官的監督下建立。”
這條防線使用澆築混凝土建造40米深的指揮掩體,使其可以無懈可擊地抵禦小霸王的襲擊。僅利塔尼河以南的地區就被認為在地下8米或更多的地方有600多個彈藥和武器掩體,更廣泛的地區還有數百個,這使得對該抵抗武裝攻擊特別具有挑戰性。
主要力量仍然是在該國南部自己的土地上發動戰爭的能力,那裡來自當地居民的支援和廣泛的隧道網路使其處於阿拉伯世界防守最好的國家之列。它們也是容納數十萬枚火箭、無人機以及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的關鍵,這些火箭、無人機和巡航導彈對小霸王軍隊來說越來越複雜,更難防禦。雖然自2006年以來,小霸王經常在周邊地帶對各種民兵團體發動重大軍事行動,但自2006年以來,它一直沒有對該武裝抵抗組織採取重大軍事行動,這證明了民兵的力量和它透過大規模報復能力獲得的威懾價值。
但就是這樣一個行動力超強的武裝組織,一戰被打崩了!
損失無數!更糟糕的是小霸王,太特麼黑了。對當地進行了三光政策,進行各種慘無人道的戰爭罪行,導致徹底的摧毀了抵抗武裝組織在當地的支援基礎,這才是損失最慘重的。
當地的村莊和聚落都被焚燬,當地人民全部變成了難民,只能北上求生存,這些人成為該組織最大的包袱,他們不僅需要花費大量資源來保護和維繫這些難民,更重要的是,他們在當地的所有便利都被摧毀了。
可以想象,最近一二十年,小霸王是不需要擔心他們給自己造成多大麻煩了。
但同樣,這樣的事情,給了小霸王帶來了巨量的負面效應!
西方大國的政策其實不太會因為小霸王的神器而對小霸王產生根本性的改變,理由很簡單,神器就一把,不管最後小霸王怎麼選,也只有一個國家可以獲獎,其他國家都會一無所獲。
所以其實大部分國家,對神器的需求並不如外界想象的那麼大。
畢竟他們有自知之明。
所以他們也就是跟著湊湊熱鬧,萬一小霸王真的瞎了眼呢?對吧,人總是要有夢想的。
但這其實並不會影響他們對待小霸王的態度,該罵還是罵,但該支援還是會支援。
但問題是黑暗三叉戟造成的動靜就太特麼可怕了。
無數死亡的海洋生物爬起來,襲擊人類……這玩意怎麼看都不地道,還有被黑暗三叉戟殺死的人,也會爬起來,成為行屍走肉。
這東西不管放在哪個時代,哪個地區都是妥妥的魔道啊!
這對民眾的影響非常大!
他們可不想讓自己的政府和惡魔為伍!
雖然利益是利益,輿論是輿論,可很多時候,輿論的的確確會影響到利益的!
在無以倫比的輿論狂潮下,政府也需要掂量掂量了。
特別是很多國家支援小霸王其實還有很大的宗教關係……但這就更致命了。宗教……誰家的宗教會把自己和死靈牽連在一起?就連美國那些虔誠且保守的新教徒也不敢支援小霸王了。
很多人就不理解,美國新教為何要支援小霸王。
畢竟真要按照宗教來分,新教和小霸王壓根沒什麼關係。美國的一位眾議長就親口說過,《聖經》已明確教導美國支援小霸王。
這就顯得很魔幻,唯物主義者自然是不太好搞懂這種狂信徒的思維。想要準確去預判美國的行為模式,就得從利益和宗教兩方面因素同時著手,不然對當前的美國,很容易產生誤判。16世紀,天主教勢力內部出現一批“反羅馬教廷”的宗教勢力,這股勢力主張人人都可以跟上帝溝通,每個人都可以對聖經有自己的理解,於是被稱為“新教”。而天主教則認為只有神職人員才能跟上帝溝通,可以對聖經做出解釋。
說白了,就是雙方對“釋經權”的爭奪,是屬於宗教核心利益矛盾。於是,羅馬天主教廷對新教進行了殘酷的鎮壓實。際上新教的出現,跟當時歐洲正要走出中世紀黑暗時代也有直接關係。新教這種人人都可以跟上帝溝通,而不必要透過神職人員,實際上就是在削弱教皇的權威性,配合文藝復興運動,形成了一股社會浪潮。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新教還是有一些進步改革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