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財團和盎撒財團這兩大跨國金融集團,更是在全球經濟版圖上佔有重要地位,對世界經濟的發展產生著深遠的影響。猶太財團與盎撒財團都擁有悠久的歷史,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幾個世紀以前。猶太財團的雛形起源於中世紀時期的歐洲,當時面臨壓迫的猶太人逐漸轉向了金融貿易,透過放貸、經營錢莊等方式積累財富,一些猶太家族逐漸富裕起來,開始涉足更廣泛的商業領域。到了19世紀和20世紀,一些知名的猶太金融家族,如羅斯柴爾德家族、古根海姆家族,已在歐美各國積累了巨大的財富和影響力,成為當時國際金融的重要力量。

與此同時,盎撒財團也隨著英國崛起而發展壯大。16世紀到17世紀,英國在經歷工業革命後成為世界第一強國,一大批英國工商業巨頭崛起,它們後來逐漸發展成為所謂的“盎撒財團”。這些早期的英國財團透過與英國政府關係密切,獲得海外殖民特權,積累了大量財富。到了19世紀中葉,英國金融業已經成為世界金融中心,大量金融機構在倫敦城湧現。

進入20世紀,隨著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美國逐漸取代老牌歐洲強國,成為世界新秩序的制定者。過去幾十年,受到自由思潮和精英主義的影響,美國成為了一個高度移民的國家。全球精英群體團結在自由女神的象徵下,形成了一個被稱為“美國夢”的獨特文化。猶太人充分利用這個機會,大量移民美國,並在上層社會取得了顯著地位。早期從歐洲移民來的盎格魯撒克遜人和贏得獨立戰爭的一群人成為了美國最強大和有權勢的族群。

冷戰期間,隨著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總部設在美國的大型跨國公司獲得長足發展,美國的盎撒財團獲得進一步增長。同時,許多猶太財團也將重心轉移至美國,透過投資銀行和華爾街參與美國經濟。進入21世紀,在經歷了一個世紀的發展後,猶太財團和盎撒財團已成為世界金融體系中舉足輕重的力量。許多知名的金融機構如高盛、摩根大通、道富等都與兩大財團關係密切。它們不僅控制著全球主要的金融資本流動,還透過直接或間接參與各國重要行業的投資,對各國經濟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力。同時,近年來兩大財團還積極投身慈善事業,試圖透過這種方式提升其正面形象。

儘管兩大財團在全球經濟中地位顯赫,但它們之間的關係並非純粹的競爭對立。兩者在某些領域上存在競爭,但總體上更傾向於尋求合作共贏。部分猶太財團與盎撒財團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彼此之間的界限已不那麼分明。

隨著全球一體化趨勢加劇,兩者都意識到合作共贏遠勝於無休止的競爭,因此也越來越重視與對方在某些領域的合作。一些共同的商業利益使得雙方能夠超越種族和文化差異,在全球經濟舞臺上尋求合作。

但兩者能夠達成平衡的基礎在於……美國能夠一直強大下去!

能夠從世界各地不斷攫取大量財富,盤子足夠大,自然就沒那麼多齷齪,大家都有錢賺,何必打死打活呢?

但如果有一天,老美沒辦法維持霸權了,他們又該怎麼辦?

最好的辦法,當然是另外找一個寄生場所,美國不行了,就換個國家唄!

但這裡又有問題了。

首先就是他們和美國高度繫結了,雖然大家其實並不是一家,可架不住外界都把他們看做成一家啊。解綁也不是一時半會兒能成功的。再說,美國這樣得天獨厚的國家真不好找。

本身以盎格魯薩克遜為基本盤,又是移民國家,對外來資本並不排斥,加上國運如此昌盛。

其次,美國衰退的太快了!

他們就算想找下家,都特麼來不及了!

現階段整個世界已經沒有一超多強的局面,有的只有三強爭霸賽。

美國衰退是肉眼可見的,兩大資本唯一能找到的退路,就只有另外兩家了。

首先是毛熊……這個就很難搞了。

猶太資本和盎撒資本特麼天天圍剿別人,恨不得處置而後快……基本上毛熊的本土資本和政府都對兩者沒什麼好感,甚至於連民間對兩大族群都看不慣,真心沒土壤啊。

再有一個,這麼多年了,毛熊自己的資本市場已經被自己人都瓜分完畢了,他們就算是想入場,那也需要一次慘烈的廝殺。

但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在他們這邊,他們怎麼敢入場和本地資本廝殺?那不是送菜麼?

就算他們能夠咬下一塊肉,那他們又需要付出多少呢?

資本嘛,他們的確樂意投入,但也得看回報啊,要是能夠獨霸整個市場,他們當然樂意砸血本,可問題是這是不可能的。畢竟毛熊政府又特麼不是傻逼,怎麼可能讓外來人獨霸市場。毛熊很排外的,這麼多年了,毛熊和華夏關係還可以吧?

可你看到過華夏資本進入過毛熊市場麼?

沒有!

誰去誰死!

然後就剩下華夏了。

老實說,不管是盎撒資本還是優太資本還真想過,把華夏這麼大的市場全部吃幹抹盡。但問題是,辦不到啊,體量太大,加上政府的管控,讓他們根本沒機會。華夏對西方資本實在太警惕了。

稍微有點風吹草動,直接拿國家力量去對抗。根本不給一點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