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在這種情況,葉蓮娜來到了開羅。

沒什麼潛入之類的操作,就是直接在紐約買票上飛機直飛開羅……紐約是國際大都市,和全世界大多數國家首都都有直飛航班。

關於變種人兄弟會招兵買馬的訊息,在變種人之間並不算秘密。

這點訊息瞞不過政府。

甚至他們都有了一份變種人去往開羅的旅行指南。

下了飛機之後,葉蓮娜就直接找到開羅國際機場外的一家旅行社,以前這家旅行社就是為了給國外那些散客介紹導遊賺錢的,現在它成了變種人的聯絡點。

去了之後直接找到老闆,使用自己的能力。

證明自己是變種人就行了。

其他的老闆會幫你安排好一切。

果然葉蓮娜在老闆面前發光之後,老闆直接用聽不懂的當地話喊來了一個人力車……埃及這邊的交通工具五花八門,而大多數時候埃及人出行是乘坐——驢車、人力車,以及摩托車……老舊的街巷,老舊的車輛,傳統的阿拉伯服飾……這一切彷彿讓人重新回到了100年前的市井生活中。

總之這是一個非常矛盾的城市,城市裡有追溯到千年前的建築,也有著無數的高樓大廈。街道上,有現代豪車,也有古早的老車,也有人力車,甚至於驢車也很常見。

非常的混搭。

另外城市中很多地方都沒有紅綠燈,交警也不夠,加上城市規劃有點差,加上到處是文物建築,就算想要開闢寬敞公路都困難重重,所以導致整個城市交通極為擁堵。

人力車,在這種交通環境下,居然是最靈活的交通工具……也是外來客最喜歡的交通工具,因為可以領略當地的風土人情嘛。

很快人力車就在一座矮小的清真寺停了下來。

這裡位於機場不遠處的一座貧民窟,位於開羅伊斯蘭教老城。開羅伊斯蘭教老城是在埃及尼羅河三角洲頂端南部發展起來的一座古老的城市,有“千塔之城”之稱。1979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開羅伊斯蘭教老城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清真寺,作為伊斯蘭特有的建築形式,其特徵有兩方面:第一是構造上的特徵,即從建築的角度講,它具有簡樸、輕便、合理的特點,它的有效空間很大,幾乎沒有什麼多餘的東西,馬蹄形的尖頭拱門是伊斯蘭建築特有的樣子,它合理地分散了上部結構的壓力,中央教堂的圓頂是向拜佔廷建築學來的,但清真寺的圓頂多以木構架做骨骼,以減輕頂部的重量。第二是藝術上的特徵,即從藝術風格上講,它也有自己的特色,清真寺內沒有祭壇,沒有聖像,更沒有關於真主和先知的生平故事繪畫。他們這種反對偶像崇拜的傳統,曾經影響過拜佔廷帝國的偶像破壞運動。由於這個原因,清真寺內的裝飾多是變形的圖案裝飾,絕大部分是幾何形和花草圖案。色調大部分是冷色調,明朗清淨,與炎熱的沙漠景觀形成強烈的對照。

所以哪怕只是老城中的一個貧民窟,裡面的清真寺也不會寒酸,至少比這裡的絕大多數建築都要好,而且好得多。

進入清真寺之後,給葉蓮娜第一個感覺就是乾淨!

這和外面混亂的街道,以及街角堆積成山的垃圾呈現非常顯著的對比。伊斯蘭教對環境的衛生整潔非常重視。穆聖說:“一個人,他看到街上有根樹枝,於是他說‘以安拉的名義起誓,我要挪走這根樹枝,省得它傷害到其他穆斯林’,然後就像自己所說的那樣,他挪走了樹枝,這個人因此進入了樂園”。

所以任何一座清真寺,你都能感受到一種賞心悅目的潔淨。

進去之後,裡面沒什麼人……現在開羅到處都在開片……連宗教勢力也沒空做禮拜。

裡面有一個阿訇在裡面。

看到來人之後,那個阿訇搖身一變,變成了一個女孩……按伊斯蘭教的教規,女人是不允許進清真寺的。所以在這裡看到一個女孩,的確很驚人。

“我叫瑪麗,是這裡的接待人員。”名叫瑪麗的女孩並沒有廢話:“首先,姓名。”

“娜塔莎·羅曼諾夫。”

“俄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