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不喜歡宗教,因為他非常的傲慢,認為自己就是神,所有人都需要跪拜自己。所以在他統治下的埃及,所有神殿都不允許有其他神像,只允許留下他的雕像。

但問題是,宗教這玩意,如果神就在跟前……那根本就傳播不了。哪怕是那些騙人的邪教,也會弄個噱頭,比如他們會信上帝,會信佛祖,反正教主頭上總要一個供起來的雕像,然後教主就是神的代言人、兒子、先知什麼的,總之都是一個套路。

但決計不會出現一個神就在你跟前的情況……因為神要是不供起來,就沒神聖感了。畢竟所有人拜神,說白了都是出於自身述求,有人拜神是為了有所求,有的人拜神是因為心有悔,有的人拜神是有所懼,總之沒人是單純的崇拜。

當一個活生生的神在你面前,卻又無法滿足你的時候,你自然也就不會崇拜了。但神被供起來就不一樣了,因為那些以神之名壓迫你的人會告訴你,你心不誠,你對神不夠恭敬,你有罪,你……總之他們有千萬種辦法來告訴你,你的述求神沒有回應,原因不在神,而在你身上。

但假如,一個人的述求莫名其妙的成功了,那好辦了,恭喜你,你被神眷顧了,你的一切都是因為神的安排!所以你必須更加虔誠的信奉神靈!

所以天啟一直覺得自己是神,也一直強調自己是神,可那些奴隸依然願意冒著被處死的風險偷偷的信奉那些虛假的神靈。

這讓天啟很不爽,所以他討厭宗教。

但來到現實社會之後,他發現他似乎可以利用宗教。尤其是在這個宗教氛圍如此濃烈的地方。其實埃及一直以來都是一個世俗社會,宗教在這裡的話語權並不重,可隨著社會動盪,經濟崩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後,宗教安撫人心的作用就被無限放大了,現實中已經這麼慘了,還不准我們在宗教之中尋求安寧了?

特別是埃及雖然一直致力於世俗化,可宗教勢力卻一直沒有放棄,反而越是被打壓,越是深入人心。

埃及的經濟其實一直都沒好過,基礎太差了,加上戰爭失敗,讓整個國家都陷入了一種頹廢,這種頹廢不僅僅是人心士氣,更是因為戰爭的失敗,把財政都打沒了。

後來,總統被宗教極端勢力刺殺,導致軍方執政,從而導致軍方勢力伸進了國家方方面面,甚至連經濟也受軍隊影響,這個國家能好麼?(這也是頭兩位總統的鍋)

於是國家的經濟一直萎靡不振,加上自然天賦確實不咋地。

在內憂外患之下,宗教勢力成了頑疾。

但對天氣來說,這種頑疾恰到好處。因為宗教天然能拉攏底層人民。

同時底層人民真的好忽悠!

用宗教的幌子一忽悠一個準。

那天啟是怎麼做到的呢?

知道張角麼?

沒錯!天啟給人治病!

雖然聽起來老套,可問題是管用啊!

那些底層人民本來就窮困,治病永遠是最大的花銷,壓根不敢生病,一旦生病,小病還好,買點藥忍忍就過去了,一旦大病,要麼破產一無所有,要麼破產一無所有外加人沒了。

生病時真不敢!

但沒關係,來找天啟!

不用藥,不用檢查,摸一摸就好了。

這不是神蹟是什麼?

所以很快,天啟就籠絡了一大批信徒。

雖然伊斯蘭教明確說明,默罕默德是最後一個先知,他們遵從天啟為新先知,是絕對違反教義的。但實際上……真正的貧苦大眾對教義一直以來都半知半解的。

實際上這才是常態,畢竟不管是聖經還是古蘭經,都是大部頭。很多人一輩子都沒辦法將其看完……至於將其全部記住,並深刻研習的更是少之又少。這也是為什麼會有牧師和阿訇原因,因為普通人需要他們來解釋經典到底告訴了他們經典裡到底寫了什麼。

就像很多信佛的,除了會幾句平常的經文之外,其他的經文一概不知……認識的佛像都比經文多。

大家信教更多的是生活習慣。

對宗教他們當然敬畏,可敬畏也代替不了現實生活啊。

而且現在是,他們所敬畏的神靈,救不了他們,而眼前之人卻能救!

那麼他成為先知有什麼問題?

至於那些極端分子……這麼說吧,在天啟出現之後,這些人一部分表現的比普通人還要狂熱,一部分則永久的消失了。

恐懼是宗教控制人最強有力的武器。

比如所有宗教都會告訴你,你不要做壞事,不要蔑視神靈,不得反抗教會,否則你會下地獄。

或者輪迴轉世成為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