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這可是警探局第一線,查案、和人火拼都是他們的活。幹得好不一定有獎勵,乾的不好,一定被罵就是他們最好的寫照。誰家吃飽了撐的,往這種吃力不討好地方塞人。

可特蕾莎的頂頭上司,也是她的老大,卻明確的告訴她,這個人是斯塔克集團推薦的人,他們必須重視。

現在整個芝加哥誰不知道,斯塔克集團將會在今年十一月在芝加哥舉行工業博覽會?現在斯塔克集團已經開始對他們在芝加哥的舊廠區進行改造,並且還在周邊買下不少空地,準備搭建會場中心。

這一舉措,不僅提振了市場對芝加哥的信心,也為芝加哥帶來不少就業崗位。更何況,斯塔克集團也不是就舉辦一場博覽會就徹底不管了,他們有著詳盡的發展策略,包括後續投資興建新廠區和配套設施。這又能給芝加哥經濟帶來不小的提升,順便也能解救芝加哥居高不下的失業率。

在這種情況下,芝加哥政府都會全力配合斯塔克集團,這是大勢!任何人都不能破壞!

所以哪怕特蕾莎再不滿,也得憋著。

可凱今天給特蕾莎的第一印象,就讓她非常不爽。這裡是警探局,不是派對現場。她需要的是一個強悍的警探,而不是一個花花公子。凱也感受到了這種情緒,只是他也不太好解釋。把一切推到女朋友身上?

那不符合凱習慣。

就這麼著吧。愛咋咋地。

反正他是來工作的,又不是來交朋友的。

……

在一段不怎麼愉快的會面之後,凱就算正式入職了。然後就是給凱安排一個搭檔。

對於這樣一個搭檔,特蕾莎原本是準備給凱安排一個老練的警探,一來幫助凱熟悉工作,二來也是照顧的意思,畢竟有老鳥在身邊,很多事都會很容易一些。

可第一次見面之後,特蕾莎就改變了主意,直接給凱安排了一個刺頭。

馬修·拉斯特。

馬修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簡直是警察的楷模,他擁有極為敏銳強大的觀察力、判斷力和邏輯推理能力,行動力爆表,同時職業榮譽感非常強。

但可惜,他的前任上司毀了他。

當然也不能算毀,只能說造化弄人。幾年以前,馬修被當時的警探局局長安排進了一個黑幫組織做臥底,那是一個轉職販毒的黑幫,雖然明面上他們的地盤不大,可實際上是整個芝加哥毒品市場最重要的供應商之一。

馬修乾的很棒,短短几年時間,他就打入了這個黑幫的核心層,開始接觸更多的毒品交易。而這麼做不是沒有代價。首先,他自己也沾染上了毒癮,其次在他身上已經看不到警察的任何行事作風。在毒品和生存壓力的迫使下,他變了,他變得和一個真正的黑幫沒什麼兩樣。

更倒黴的是,眼看就要收網了。卻因為凱因為漢密爾頓,攪的芝加哥一片大亂,在gd幫和胡佛垮臺之後,整個芝加哥黑幫大混戰,其中馬修臥底的黑幫也被捲了進去,黑幫老大和大部分骨幹再一次黑幫仇殺之中被殺……

他這個臥底算是白乾了,甚至他要是還不迴歸警隊,他就要成為新老大了。

可等到他迴歸警隊,事情卻變得更加糟糕。

他的女兒被殺。

因為黑幫的報復,他迴歸警隊的時候,順便也將以前的‘同事’一網打盡。但還是會有漏網之魚。那個漏網之魚也不是什麼大人物,就是一個底層小混混,他拿著槍等在馬修家門口,在一次馬修家集體出動打算去遊樂場的時候,躥了出來,對這他們一家人亂槍掃射。

結果是一死一傷。

死的是他的女兒,傷的是他的妻子。兇手雖然當場被馬修擊斃,可慘劇已經發生,一切都於事無補。

之後,妻子和他離婚,馬修的情況也變得愈加糟糕,他變得性格孤僻、沉默寡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無法自拔,嗜酒成性,人也變的偏激易怒。已經有了在追捕中有了數次傷人記錄。

要不是他的老上司對他心懷愧疚,一直幫他擦屁股,他老早就被踢出警隊了。

由於他臥底的經歷,以及糟糕的行事作風和性格,讓警隊中沒人喜歡和他搭檔,他已經在一年當中換了五個搭檔,全部不歡而散,其中兩個還被他打傷。

特蕾莎也很頭疼馬修,現在她讓馬修和凱搭檔,明顯是不安好心。

當特蕾莎宣佈這項調動時,警探局行動部其他人都用一種詭異的目光看向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