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後世很多人推崇的丘吉爾,如果你仔細翻看他的履歷,你會發現一個事實,那就是這位號稱英國最偉大的首相,在贏得二戰之前,他的履歷簡直一塌糊塗,典型的幹嘛嘛不行,但就是升官如尿崩。

他政治鬥爭倒是一絕。最喜歡乾的事,就是喜歡給內閣找麻煩,而且不管哪個黨派組閣他都會搗亂。

這也是他號稱“獨立的保守黨人”的原因,甚至一度被開除出黨,但別人依然在政壇上活蹦亂跳。這自然和本人的政治能力有關,但他的身世也給他帶來不小的幫助,自己百度下丘吉爾的家族,非常牛皮。

丘吉爾這種人算是政客的代表,這種人根本沒什麼節操。他們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將一切能掌握的東西掌握在自己手中。他們根本不信任凱,甚至凱越是強大,他們就越不信任。

從凱出現開始,關於對付凱的方案起碼裝滿了一屋子。可沒一樣有用的。

第一個原因,那就是凱太強了,強到他們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對付。

第二個原因,那就是他們根本沒有任何抑鉗制的辦法,他在現代世界沒有任何可以牽絆他的人,他沒有國家,沒有信仰,沒有親人,更加沒有戀人。以前常說什麼三無人員,凱更誇張,什麼都沒有。他就是突然降臨這個世界的。

他的所有社會關係都特麼在幾千年前,這個還控制個毛線。

所以英國一直都在想辦法在給凱套上枷鎖,喬治五世和凱的接近是,老阿爾弗雷德是,考特曼也是,甚至凱瑟琳會對凱有好感,也有英國政府的影子,當然他們不會那麼直接。可影響一個人,又不是隻有命令一個方法,他們會透過各種暗示和側面影響,讓凱瑟琳對凱有好感。做到這一點對一個國家機器而言並不算難。

可惜,這些時間都太短,根本不足以達到牽制的作用。

一直到現在,他們都拿凱沒辦法。等到凱的真正實力報告上來之後,他們更是懵逼。這搞毛,那不就是說,一旦哪天凱不爽,直接一發聖槍解放就可以讓整個英國政府高層全部死翹翹?

這種情況下,英國政府的高層應對很簡單,他們不會和凱有任何直接聯絡,也不會插手任何關於凱的事物,他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只需要將他留在英國就好。

嗯,對於凱,英國人可不捨得讓他在其他國家定居。

他相當於一件戰略武器,雖然不怎麼好用,但也不可能讓給別人。

……

希臘,一個擁有古老文明的過度。但很遺憾和埃及一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已經不再是真正的希臘人了。真正的希臘人和現代的希臘人有了很大差別。

現在的希臘人應該被稱為希臘化的斯拉夫人。他們的血統和文化都已經失去。

一戰前的希臘,處於王國統治時期。1862年,奧托一世被罷黜後,由來自丹麥的威廉親王即位,是為喬治一世。他一共在位五十年。在這段期間,希臘的版圖大為擴張。

在一戰中希臘大體上還算是一個和平的國家,因為現在的希臘國王室德國人,一直拒絕參加協約國,所以成為了中立國。然而,此舉引起部分人士的反對,雙方意見相左。各自在雅典與塞薩洛尼基成立政府,造成分裂的局面。

兩者形成了對峙,雖然政局混亂但並沒有引起戰亂。

但就在今年事情發生了變化,因為英法的壓力,希臘不得不加入協約國。原本這也不算什麼,可就在最近似乎因為這件事,讓一直被壓制的政治矛盾突然爆發,兩個希臘政府突然爆發了內戰!

這讓協約國有點不知所措,現在已經差不多大局已定的時候,希臘這個原本從頭到尾都沒有參加大戰的國家,卻莫名其妙的發生戰爭,這上哪說理去?

而且內戰一開始就打的極為殘酷,保王黨和共和黨在希臘殺的天昏地暗。

內戰僅僅發生了半個月,就有超過三十萬希臘人死於戰爭……希臘總人口都只有一兩百萬!這幫人完全瘋了。這讓很多國際觀察家根本理解不了。

雅典,希臘的心臟。

也是希臘兩派政府爭奪的核心,這裡的戰鬥最為血腥。

整座城市變成了戰場,雙方堅持著自家心中的正義,將異議者當做死敵。到了現在,城市之中除了小孩,所有人都加入了戰場。

城市中不是沒人認為這已經超乎了常理,可現在的局面已經不是幾個清醒者能阻止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