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凱旋(第2/2頁)
章節報錯
姣月是來報仇的,從一開始就是,虧她這麼信任姣月,離開京城時將一切保命的底牌都交給了姣月,如今卻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蕭月痛恨自己回京城的打算,更加恨潛伏許久只為了扳倒自己的姣月。
此間,杜榮已經將皎月呈上的證據一一傳給各個大臣。
大臣看過,議論紛紛,時至最後,統一了各自的意見。
“蕭月乃是罪臣之女,嫁給平陽王世子後非但不知悔改,還屢違律法,平陽王乃忠肝義膽之輩,絕對不會讓這種女人做自己兒媳,臣等以為,此女當殺。”
按照景朝律法,蕭月的這種情況,株連九族都不為過,可是如今平陽王還在戰場之上拋頭顱灑熱血,朝臣便琢磨著換了一個說辭。
此時,長公主趕來,將整理好的罪證一一呈上,上面從構陷林丞相一事到如今引發三國戰爭,甚至於當初構陷明玉公主婚前逃婚,每一件事都是蕭太后的手筆。
原本才因聽到訊息暗中譴責楚連慎的朝臣瞬間沒了話,兀自低下頭不再多言。
楚連慎只當沒有感覺到諸位朝臣的情緒,支著下巴問道:“諸位愛卿覺得此時該如何是好?”
有憤憤不平的朝臣道:“蕭太后的行為,當殺。”
“當殺。”其他人紛紛符合。
見眾心所望,楚連慎點了點頭,一紙詔令下達,“蕭太后與蕭月通敵賣國,壞事做盡,於三日後於菜市口斬首示眾,其餘參與到其中的人,論罪領罰。”
三日後,蕭太后與蕭月人頭落地,皎月跟從監牢裡出來的翠墨一道回了老家 同一天,邊疆傳來大捷的訊息。
兩軍對壘,安王反戈一擊,與楚連煦配合,兩人共同砍下了拓跋言的項上人頭。
彼時,遠在北狄都城的拓跋俊脫身,在朝臣的擁戴之下匆匆繼位,他掌權的第一件事就是下達撤兵的命令,並向景朝送來求和書。
南疆那邊也傳來訊息,彩珠已經穩固皇位,讓莫衡帶著求和書回到京城。
美中不足的是,兩軍對壘時,平陽王因腿腳原因,裹屍疆場。
楚連煦應平陽王生前願望,將平陽王葬在與北狄的交界處。
凱旋的大軍是跟著莫衡一同到的京城。
兩封求和書一起擺到楚連慎面前,楚連慎心情大好,對著有功之臣大賞特商。
衛子鈺與安王仍求留守封地,姜雲逸因在前線也有些功勞,便求了皇上恩准她繼續留在邊疆守在衛子鈺身旁。
所有人討要的封賞都像是沒有討要一般,唯獨楚連煦一人,頂著眾朝臣的目光,道:“陛下,臣請卸去攝政王一職,自願到杭州當個地方小官。”
楚連慎皺眉問道:“皇兄,你可知你在說些什麼?”
楚連煦語氣篤定,“還請陛下應允。”
楚連慎嘗試挽留,朝臣也說著好話,可是無論說什麼,楚連煦皆是一口回絕,見楚連煦去意已決,楚連慎只能點頭同意,最後給了楚連煦一個知州的職位,且給了寬厚,他什麼時候前往杭州,什麼時候與杭州的知州交接。
林瑾聽到這個訊息時,正面對楚連煦的鶯鶯燕燕們。
以宋玄素為首的一群人,紛紛送來了和離書,請王妃允許他們離開。
林瑾正在頭疼之時,正巧楚連煦回來了,沒想到楚連煦大手一揮,不僅同意了,還每人給撥了一百兩銀子,以及給了每個人一封信件,信是楚連煦親筆寫下,可保證一群女子回家後不受家人冷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