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達成一致(第2/2頁)
章節報錯
“目前專案上沒有什麼零星工程,不過等施工單位進場後還是有一些,你同學做過漿砌塊石擋牆沒?”
“這個應該可以做,他做土建工程有好些年了。”石局長聽了,心裡一喜,但臉上依然是不動聲色。
“專案上有幾個漿砌石擋牆,大約有幾百萬,等開標後,我和總包單位說說,只要價格合理,我想總包單位應該會答應。”
做擋牆沒有太多的技術含量,也不需要機械裝置,是工程專案裡簡單的專案,何星不清楚石局長的同學實力到底怎樣,他只好將部分擋牆交給他的同學。
石局長一聽,內心很滿意,他同學想做專案不假,但石局長也有一半的股份。
兩個人的目的都已經達到,接下來又聊了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不一會兒,石局長便起身告辭,臨走時他說:“請何總放心,我會親自督辦這個事情,九月二十五日辦好估計有點困難,但週末加點班,爭取在開工儀式舉辦之前辦妥。”
有了石局長這句話,何星才吃了一顆定心丸,何星清楚只要石局長親自督辦,伍科長會想盡辦法把這個事情辦好,畢竟伍科長還很年輕,他想進步的話,只能指望石局長的提攜。
望著石局長離去的背影,何星不禁感嘆:“真是不見鬼子不掛線。”
只是何星有點擔心,這次應付好了李副鄉長和石局長,還不知道以後還有沒有其他的地方官員提出這樣類似的要求。
何星與李副鄉長和國土局石局長基本達成一致後,楊河的徵地拆遷和用地手續的辦理進展得很順利,尤其是國土局那個有點古板的伍科長,好幾次還主動聯絡顧正貴和徐濤,有時週末也沒有休息,這讓大家對九月二十六日開工充滿了信心。
第二天早上,何星卻接到彭明河的電話,要求他返回沙城,正好徐濤約了國土局伍科長去國土廳,何星對顧正貴和文衛交代了一下,就帶著徐濤和高師傅先去國土局接到伍科長,一起返回沙城。
何星走後,專案部就只剩下顧正貴、文衛與吳德操,這幾天,顧正貴和文衛都忙著房子拆遷的事情,而吳德操不知道為什麼這段時間特別喜歡跑一個人跑稅務局。
顧正貴和文衛約了李副鄉長三兄弟一起到楊村現場測量,國土局徵拆科董平也到場參加。在房子丈量時,李家三兄弟都還比較配合,三方一起對三棟房子的面積進行了丈量,並對房子的裝修請了專業機構進行了評估,李老大和李老二都在拆遷協議上簽字,意外的是李老三對評估結果不滿意,拒絕簽字。顧正貴找李副鄉長商量,李副鄉長答應一定做好李老三的工作,文衛猜想李老三之所以不籤,肯定還有什麼目的沒有達到,究竟是什麼目的?文衛一時還想不明白。
李家兄弟的房子拆遷工作遇到了一點阻力,但徵地和青苗補償進展得很順利,這天董平來電說二榜公示已到期,沒有接到村民任何疑義。過了兩天,顧正貴就開車接了文衛一起約了董平再次去楊村去簽訂徵地和青苗補償協議。
因為事先與李家三兄弟做了溝通,永久徵地的協議簽訂很順利,不到半天就簽訂完畢,村民最關心補償款什麼時候可以到位。關於徵地款,幾天前集團公司已經撥付給了楊河縣,表格已經造冊,估計不出三天就會到村民的手裡,其實對於徵地補償,政府不但不會剋扣截留,反而擔心村民不簽字領取,這點完全顛覆了文衛以前慣性的思維,透過這段時間的協調,文衛發現基層幹部也的確不易,面對村民,鄉鎮和村幹部有時還真的是費力不討好。
回到楊河縣城,顧正貴約董平一起吃飯,董平推說有事沒有答應。文衛獨自來到一個小店點了一份快餐,剛吃完飯,就接到董平的電話:“文部長,有個事情看能不能幫個忙?”
“董科長有事儘管吩咐,只要我能辦到。”文衛當即表態。
董平為徵地和青苗補償問題確實幫了不少忙,經過這段時間的交往,文衛覺得董平這人很真,不擺譜不虛偽,文衛想,只要他提的要求不過分,他從內心還是願意。
“文部長,沒什麼大事,就是我一個朋友有兩臺挖機在家閒著,等以後你們工地開工後看能不能派上用場,價格和其他人一樣。”
文衛一聽,覺得這個事情不難辦,專案開工後,施工單位肯定需要十幾臺挖機,與其從外面調過來,還不如就地取材,只要不漫天要價,按理問題不大。想到這裡,文衛說:“這個事情等施工單位進場後我去牽個線,到時我和你聯絡。”
儘管文衛覺得問題不大,但話還是不能說得太滿,畢竟他還不知道施工單位老闆會是怎樣的態度。
聽到文衛答應幫忙,董平連說了兩句謝謝。
掛了電話,文衛躺在床上,突然想起兒子小江要開學了,這一陣子忙於工作竟然把這個重要的事情忘記了,他趕緊撥通了老婆羅香藍的電話。
“文大部長,你終於想起你還有一個兒子啊。”
電話那頭,妻子羅香藍明顯表示不滿。
“別再挖苦我了,這幾天確實很忙,小江就讀的學校弄好沒?”
“我現在被你鍛鍊得無所不能了,小孩開學了你都不回家,所有的事情都是我在跑。”羅香藍的話語依然還有怨氣。
“嗯,這次是我不對,下次回來好好補償你。”
聽到羅香藍心中不滿,文衛趕緊認錯,文衛與羅香藍結婚十多年了,生活中難免磕磕碰碰,但每次都是文衛主動認錯,女人嘛,多哄哄就好了。
“公辦重點小學是進不去了,只好將就去了一個私立學校,費用是高了點,但一年後就上初中了,到時儘量考到重點初中長明學校。”
果然,文衛一認錯,羅香藍的怨氣就消了,最後一個學期進不了重點小學也是沒辦法,到私立學校讀一年也是權宜之計。
“也只能這樣了,這段時間難為你了。”文衛寬慰著老婆羅香藍。
“你們什麼時候放假?你好像有兩個月沒回家了。”
“快了,等專案開工後就回來。”離專案開工只有二十幾天,文衛想專案開工後就請假回去休息一段時間。
電話裡有短暫的沉默,羅香藍沒有再說什麼,想到文衛在一個陌生的環境打拼也不容易,她便悄悄的掛了電話。
文衛也長嘆一聲,想起小江成長的關鍵時期,自己卻不在身邊,教育小江的責任完全壓在妻子羅香藍的身上,文衛的內心非常愧疚。
小江到了一個新的環境讀書,他能適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