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裡,文衛的老婆羅香藍已經做好了晚餐,兒子文小江剛做完作業,一家三口吃飯的時候,文衛和老婆談及集團公司推薦人選的事情。

“我想這一次對你來說也許是一個好機會,你現在年近四十了,在公司還是一個普通員工,這次去沙西楊河的話或許對你發展更好。”

聽到文衛有希望去沙西楊河,羅香藍明顯有點興奮。

“這個事情還很難說,目前符合條件的我們部門一共有三個人,我們部門領導王全盛估計也很想去,他和謝總關係特別好,還有小童,比我年輕,他和王副總走得很近。”

不知為何,儘管文衛努力做事,文衛還是不受王全盛的待見,這次能否去沙西楊河,王全盛是第一道需要邁過的坎,想到這裡,文衛剛升騰的一點希望瞬間黯淡了許多。

“文衛,你也別想那麼多,能去更好,不能去也沒關係,下半年小江要讀六年級了,鎮上沒有合適的學校,你看我們是否送他去縣城讀書?”

“我看行,過幾天我去一趟縣城,瞭解一下學校的情況。”說完,文衛想起老同學方林還在縣城,他開啟手機撥通了方林的的電話,但方林的電話卻在通話中,文衛想方林晚上可能有事,便不再去打擾方林了。

文衛的小孩剛滿十一歲,就在公司附近的小學讀書,以前一直是文衛管他的學習,成績不錯。下半年要統一到鎮上完小就讀,文衛想起那個學校學風不好,有心將他送到縣城私立學校去讀。

晚飯後,就在文衛夫妻商量小孩讀書的時候,文衛的部門領導王全盛早早來到了辦公室,他徑直來到公司一把手謝文斌的辦公室門前,環顧了四周,小心翼翼的敲開了謝總的門。

文衛的同事小童也在另一個副總王宗琪的家裡彙報工作。

此刻,在縣城,剛與文衛通完電話的方林,稍思索片刻,便開啟手機,撥通了一個電話,接電話的是一個女人的聲音。

晚上八點,酒湖公司的領導晚上在小會議室開會,議題只有一個,就是討論集團公司沙西楊河推薦人選的事情,參加會議的是公司的高管謝文斌、劉河良、王宗琪。謝文斌是一把手,王宗琪是黨委副書記兼行政副總,劉河良是文衛部門的主管副總,辦公室主任作記錄,會議首先由劉河良傳達了集團公司董事長彭明河的電話內容。

“這個事情有點突然,集團公司也是臨時決定從我們公司抽調一個工程技術人員,事情比較急,明天上午九點要報送推薦人選名單,目前來看,符合條件的一共有三人,工程部部長王全盛、技術骨幹文衛,還有剛來不到五年的小童。”劉河良簡單的將三個人的情況做了彙報。

“劉總,你的意見呢?推薦誰去合適?”謝文斌側過頭徵求劉河良的意見。

“三個人選各有特點,王全盛綜合協調能力強,但近幾年側重於管理工作,專業技術方面稍欠缺了一點;文衛是三個人中技術能力最強的一個,但個性比較倔強;小童近幾年進步迅速,但現場經驗稍顯不足,具體誰更合適,最終還是由謝總您來定奪。”

劉河良將三個人的優缺點做了比較,雖然沒有明確誰更合適,但謝文斌一聽便知道劉河良的意見偏重於文衛。

“王總,你有什麼看法?”

謝文斌抬起頭漫不經心的問王宗琪。

“劉總剛才對三個人的情況做了分析,我基本同意他的的意見,小童這幾年成長很快,但一直缺乏機會去鍛鍊,加上他很年輕,目前還沒有結婚,吃得苦耐得勞,沙西比較偏遠,條件也很艱苦,正好這個機會可以讓年輕人歷練歷練。”

相對於劉河良的委婉,王宗琪的意見很明確,他抓住了劉河良對小童進步很快的評價,他還從另一個方面闡述了小童的優勢,謝文斌一聽,選派小童的理由似乎更充分。

謝總剛從集團調來酒湖公司不到一年,三個人中,對王全盛相對比較熟悉,對文衛和小童還了解不多,但他多次聽劉河良講文衛擅長寫材料,王全盛的很多彙報材料都出自文衛之手,究竟派誰去楊河,他心中其實早已有了主意。就在他準備作總結性發言時,手機響了,他看了看來電顯示,起身走到外面,幾分鐘後回到會議室,進會議室那一刻,謝總心中已經做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