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孩子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小聲的議論。

“誰知道呢,管他傻不傻,他不理咱們,咱們也不理他,走,咱們接著玩去。”他們只不過是出於好奇,多問兩句,並沒有非要打聽出什麼的意思,見寧紅武不回答,就直接玩去了,不再去理會坐在那裡的寧紅武。

“今年過年我吃了好多肉,還吃了一大碗餃子,我從來都沒有吃過那麼多好吃的。”

“我也是,我也是,我奶說今年家裡掙錢了,所以年夜飯才做的比往年都要好。”說起好吃的,幾個孩子興奮的討論了起來,相互顯擺著自己過年吃了啥,吃了多少好東西,感覺現在嘴裡還能回味出那鮮美的味道。

“我娘說這都要感謝紅兵他娘和他小妹帶著大傢伙賺錢,不然我家過年根本不捨得買那麼多肉,吃白麵餃子。”

“我奶也這麼說,還讓我

和紅武好好玩呢,說他家認識城裡的大人物,關係好了,以後再有什麼好事,我家也能第一個跟著沾光了。”

回來的這兩天,寧紅武雖不說話,也有些呆,但心裡並不迷糊,透過他奶的嘮叨,也大致知道了自己進去的這段時間,大隊裡都發生了什麼事。

不過他還真沒想到,幾個月沒在家,大房在大隊裡已經這麼的受歡迎和愛戴,連小孩子說起來,都充滿了感激。

和自己這人人嫌棄的樣子相比,可真是天上地下。

本來就有些沉默的寧紅武,更加的沉默了,不想再聽下去,扭頭就往家走去。

心裡想著果然一步錯步步錯,要是當初他不和大房對著幹,不想著獨吞他奶所有的好東西,離間家裡人,是不是現在的日子就不會這麼慘?

回家之後寧紅武直接躲到了屋裡,任他奶怎麼喊,都沒再出門,好像要在這個家、這個大隊隱形,省得別人再議論他一樣。

大年初二是走孃家的日子,吃過早飯,孫芝把要帶的東西準備好,就領著寧紅瑤幾人往孃家走去。

這時候過年走親戚,年禮都不是特別重,孫芝拿的兩斤白糖和一些自己炸的油條,已經算是厚禮了。

因著父親早已去世,孫芝還單獨挎了一個籃子,給她爹燒紙時用,裡面放著一小塊半熟的肉,4個饅頭,幾根油條和一小瓶散酒,一個酒杯。

這時候反對封建迷信,不讓燒紙,孫芝就打算帶著東西去地頭,和她爹說說話,敬敬酒,讓她爹知道他們姐弟幾個過得很好,在下面不用掛念。

路上像孫芝這樣走親戚的人特別多,有的揹著揹簍,有著挎著籮筐,有的走路,有的推板車,很是熱鬧,大家臉上也都喜氣洋洋的,很有新年的氛圍。

“我想著我來的都夠早的了,沒想到你已經到了。”等到了孃家,見她小妹已經來了,孫芝笑著打招呼。

“誰讓我離咱孃家比較近呢,快進來,娘在屋裡等著呢。”

孫秀一邊幫著接東西,一邊和她哥一起,領著孫芝等人往屋裡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