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瑤,紅瑤,吃完飯了嗎?上學去了。”開學這天一大早,寧紅瑤還在收拾東西,就聽見寧豔秋在門口大嗓門的喊著她。

“馬上就好了,你先進來吧。”寧紅瑤一邊加速收拾著提前準備好的筆和本子,一邊對外面的人喊道。

“我爹說了,第一天上學,主要就是適應學校的環境,不上課的,你不用拿筆和本子。”寧豔秋帶著寧小蘭姐妹兩個進到院子裡,就見寧紅瑤正往書包裡裝東西,開口說道。

“我就帶了個筆和本子,萬一到時候有用呢,你們是準備買新書,還是借之前的舊書。”

之前去報名時,交的那5毛錢只是學費,如果想要買書,還要另交教材費的。

大隊裡很多人都是用哥哥姐姐留下來的舊書,或者是想辦法淘些回來,不過家裡有條件的,買新書也是可以的。

因著寧紅星之前的書都還留著,學習的內容也幾乎不怎麼變,寧紅兵和寧紅瑤就不打算買書,直接用他們大哥留下的舊書,毛蛋也是同樣的情況。

不過毛蛋的那套書,不但紅星和紅兵用過,寧紅瑤也用過半學期,一家子小孩輪流用了個遍,也算是物盡其用了。

“我哥和我姐的舊書都破得不成樣子了,這幾年沒上學,有的還被我娘拿去剪了鞋樣,根本就不能用,我娘讓我重新買一套。”寧豔秋揚起手中的錢,高興地說道。

她和寧紅瑤一樣,上過半學期的一年級,當時也是用的她哥和她姐留下來的舊書,現在能買新書了,很是高興。

“我和我姐用舊書。”寧小蘭抬了抬自己的書包,開心的說道。

她們姐妹兩個不捨得買新書,就從大隊裡便宜買了套別人不要的回來共用,能節省一點是一點,只要能上學,就算沒書她都高興。

今年他大隊上學的人不少,還有好多和寧紅兵、毛蛋玩的好的朋友,再加上去趙家溝小學上學,寧紅瑤家門口是必經之路,很多人都來了她家,等著一塊兒去上學,不一會兒,院子裡就站了十幾個孩子。

等幾人收拾完,就拎著凳子,結伴往趙家溝大隊走去。

他們大隊離趙家溝也就兩片田地的距離,以他們這些小孩子的腳程,不到10分鐘就能走到,壓根不需要家長接送,直接自己挎著書包就過去了。

等到了地方,寧紅瑤看著眼灰撲撲的毛坯房,覺得這幾年沒開課,學校更加的破舊了,這要是放在後世,簡直就是妥妥的危房,別說當教室了,就是當個放雜物的倉庫都不夠格。

這樣簡陋的學校,周個大隊,1萬多人口,也就只有這一所,很是稀缺。

不過就算這樣,每個教室除了一二年級,想要坐滿也很難,可見這時候的條件有多差,人們對教育多麼的不重視,也怪不得文盲率會那麼高了。

學校裡,年級越往上,人數越少,所以一二三年級都是各佔一個教室,級,則兩個年級一個教室,直接分成兩個方向坐,老師上半節給四年級上,下半節級上,條件很是簡陋。

剩餘的那一間,則是校長和老師的辦公室。

屋裡的桌子也特別的簡單,就在兩個泥巴砌的柱子上,鋪上一個長木板,就算是大家的課桌了。

學校是不提供凳子的,每個人都要自己從家裡帶凳子過來,不然就只能站著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