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我們乾的活,我們早上早點起,晚上晚點睡,都能幹完,絕對不耽誤,至於上學的錢,我們自己出,不需要家裡出一分錢,這樣總行了吧?”

去年跟著做草帽的時候,手裡攢的有些錢,足夠她和她姐上學的了。

不管是城裡招工,還是隊裡招幹部,哪一個不得要求識字,她和她姐大字不識一個,將來能有啥出息,她可不想像隊裡的女孩子一樣,成天的幹活,到了年齡就嫁出去,再生兒育女,操持一家子的生計,就這樣一眼看到頭,忙忙碌碌的過一輩子。

不管怎麼說,她和她姐都最少得小學畢業,以後也能因為識字,多條出路。

就算以後只能在家種地,有個小學畢業證,她姐也好說親一些,她自己也不會和紅兵差得太遠,話都說不到一塊去。

“那也不行,你們掙的錢早晚都是家裡的,怎麼能拿去上學?你要是沒地方花,就給我,我留著給你小弟娶媳婦。”

她就知道孫女手裡有兩個錢,肯定會打其他的歪主意,果然沒猜錯。

就不能讓女孩子手裡有錢,只有這樣,才能好控制。

“那錢是我和我姐兩個人掙的,憑什麼給小弟娶媳婦,不管你們同不同意,這個學我和我姐都必須上,你們管不了,我明天就和我姐一塊兒去報名,你們想攔也攔不住。”見商量不通,寧小蘭直接強硬的說道。

“我看你是想反天了,你去上個試試,你要是上得成,我老婆子的名字倒著寫。”魏桂英激動的威脅道。

“一段時間沒和你們吵架,你們是不是忘了我的厲害了,不然我再讓你孫子感受感受?”

寧小蘭冷冷的看著她奶,一副隨時衝上去揍小軍一頓的樣子,嚇得魏桂英緊緊的摟著孫子,不敢有所動作。

“行,你厲害,你想上就去上,不過我告訴你,你們的學費我一分錢都不會出,你們乾的活,要是不夠養活自己的,也別想多吃家裡的一口飯,你們不是能耐嗎,那就自己養活自己去。”

想起寧小蘭的戰鬥力以及那整人時,花樣百出的鬼點子,魏桂英就有些怵得慌。

她不想讓這姐妹倆上學,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不想給他們交學費,買鉛筆、本子,既然她們要自己交學費,還承諾不耽誤幹活,那剩下的,她就不管了,想怎麼樣就怎麼樣,以後過成什麼樣,也都是自己選擇的,等沒錢上學了,她也不會管。

而寧家老宅這邊,也因著上學的事,鬧翻了天。

“紅梅能上學,我家紅英為什麼不能上,爹,娘,你們可不能這麼偏心。”

寧老太太讓寧麗芳偷偷給寧紅梅去學校報了名,卻把他們三房的閨女撇下了,就算賈春芬不喜歡自己閨女,她上不上學,自己也都無所謂,可是老太太這明顯偏心的行為,她還是很生氣。

在旁邊帶妹妹的寧紅英,聽到她孃的話,一臉的期待。

最近大隊裡的人都在說上學的事,她也去想去上,可她知道,她娘肯定不會願意給她出錢,就沒說出來。

沒想到現在她娘竟然願意讓她去上學了,突然間,寧紅英對她孃的恨意稍微小了那麼一丟丟,看著她孃的眼神,充滿了期待。

“我就偏心了,這家裡的錢,都是你二哥上班掙回來的,紅梅去上學也是應該的,要不是紅武不願意去,我還想送紅武去學校呢。我老婆子的錢,我說讓誰上就讓誰上,你管不著,你要是想讓自己閨女上學,那就自己掏錢送去,我可沒錢浪費。”

“什麼二哥掙回來的,咱們又沒分家,那些都是公中的錢,二哥那工作也是用家裡的錢買的,就應該每月往家裡交錢,這些可都是說好的。當初大哥在外面幹活,寄回來的錢,你可從來沒有說過那是大房掙回來的,大房應該多花,現在到了二哥這,就又變了個說法,我看你就是偏心。”

自己婆

婆手裡那點錢,一會兒給二房買工作,一會兒給紅武說親,現在還要讓二房的閨女去上學,全都都花在了他們二房的身上,憑什麼呀?

“你不想讓紅英去上學也可以,那紅梅上學花了多少錢,你就得給我多少錢,不然她也別想上成。”

自己閨女上不上學,她都無所謂,不過給二房花了錢,就得給他們三房做出相應的補償,不然她可不願意。

“咋,現在就想著撈我手裡的錢了呀,我說你剛才咋那麼激動的想讓紅英去上學,還以為你良心發信,變得疼閨女了呢,原來是在這兒等著呢,我告訴你,我老婆子要是有錢,就算送紅英去上學,也不會白白的給你一個攪家精。”寧老太太不屑的說道。

“行啊,那就讓紅英去上學吧,反正不管怎麼說,我們三房都不能吃虧,不然到時候我肯定攪和的紅梅也上不了學。”賈春芬不客氣的說道。

現在她懷了兒子,以後不需要侄子給摔盆,頭也能抬起來了,堅決不能再吃虧,啥便宜都讓二房佔了,不然等她兒子長大,可就啥都沒有了。

“娘,我看三弟妹也不是成心想讓紅英去上學,她就是想要錢,咱們紅梅將來可是要嫁到城裡的,要是被她攪和的上不成學,咋找好人家。娘你乾脆就給她兩毛錢,堵住她的嘴,相信相比較於讓紅英去上學,老三媳婦會更樂意你給她錢。”

“這樣咱們也能堵住大家的嘴,要是有人說什麼,也可以賴到三弟妹的身上,就說是她不願意讓閨女讀的,咱們也能落個好名聲。等將來紅梅有了學問,像大姐一樣嫁到好人家,到時候孝敬你的,可不止這3毛5毛的,娘你說是不是。”

相比較於在農村上學,寧麗芳更希望閨女去城裡上學,只可惜他們啥時候能進城,還沒個準信兒,閨女都這麼大了,也不能再耽擱下去,就只能先便宜三房。

等她閨女轉學去了縣裡,他們胳膊夠不到,再鬧騰也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