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時候,人的思路要是陷入了死衚衕,那真的是一點都出不來。要麼怎麼叫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呢!

“郭祭酒,其實我們可以試一試,能不能叫衛國人自己把這個元帥給換了。”

“此言怎講?”郭彧也來了興趣。

“兩軍交戰,攻心為上,不戰而屈人之兵,上之善者也。”徐奕笑了笑,這是他很早之前在桃谷散人的藏書中發現的話。

“妙哉!妙哉!”郭彧聽完,細細品味,發現越品越有味道!

“不錯,正是徐大人精於人心,能對人性有細緻入微的把握,才能想到此等妙言絕計!”郭彧大加讚賞。

“今晚多謝徐大人為在下解惑。”看到徐奕陷入沉思,郭彧知道自己差不多該走了。

於是站起來告辭。

“哪裡的話,還要多謝郭大人才是。”

兩人互相客套著。

徐奕瞭解了前線的情況,送走郭彧後,第二天就叫來校事府密諜處的人,把衛國所有能說得上話的人的資料,都拿了過來。

尤其是最近,他們各有什麼動作,立場是哪一邊。

研究了兩天後,找到唐煜獻策。

“大王,末將有一計,雖然危險,但是隻要用的好,必然造成衛國內亂,屆時,即便我們中途退兵,好處依舊攥在手裡。”

“哦?計將安出?”

……

徐奕見過唐煜後的第二天,段克禮和南馥,周炎暫時全面接管了大堯軍隊。對外宣稱是大王偶有感悟,閉關突破。

前線戰鬥,若敵不動,我軍亦不可妄動。

然後,整個人消失不見。不僅是唐煜,還有一直貼身保護唐煜的老太監畢嵐,校事府指揮使徐奕,都沒了人影。

衛國的王都在新衛郡的新衛城。

新衛城長公子府。

自從李績利令智昏,想著賺堯國的便宜卻被校事府的人發現後,雖然被送回國,但是李績思來想去之下,還是決定向李楨坦白。

因為李績就是這樣一個性格。說的好聽叫謹慎,說得不好聽就是懦弱,還有想得多。

李績就是如此,如果他強硬一些,就是把著這價值數百萬兩的銀票,要求堯國必須兌現,其實唐煜也沒有什麼好辦法。或者退一步,只兌現一半或者回個本就行,也可以。

但是李績被校事府的人一嚇唬,自己放棄了銀票,灰溜溜的跑回國了。

最後還得李楨出面,想辦法給兒子討回銀票。

可以說李績的繼承夢到此就結束了。

李績也知道,乾脆從王宮裡搬出來,搬到自己在王宮外的一處府邸居住。

“哎,對影湖中邀月難啊!”李績站在後花園裡,看著挖出來的人工湖裡倒映出來的月亮,忍不住想出這麼一句詞。

“詞是好詞,只可惜意境太仇怨。”突然一道聲音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