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由吏員牽扯出的要案(第2/2頁)
章節報錯
現在好了,校事府的人掀開蓋子,大家誰也跑不了了。
對這種害群之馬,那簡直沒必要留手!
首先來說證據確鑿。校事府辦案雖然有權逮捕,但是也是需要證據的。這些人的手法簡直就好像是一群人在半塊磚上玩疊羅漢,還是反過來的那種,越往上人越多。
只要有人抓住那塊磚一抽,一群人就全掉下來了。
二一個朝堂上根本沒人為這些人說話。一個是官,一個是吏,是民!要是唐煜和徐奕打算辦文官,辦御史,朝堂上的大臣早就跳著腳罵街了。
至於這些小吏?抱歉,跟我們沒關係。
後續唐煜的政策施行也比較順利,規定以後只能是透過吏員考核的人才能夠擔任胥吏。
就這樣,時隔一個月多月之後。
這股風暴並沒有減少,而是從中心往四周擴散開。
畢竟這個時代傳信緩慢,處於最先開始的虞陰,清河,燕雲等郡,經過一個月後已經完成整頓,而堯國最南的下祁郡和最北部的遼北郡才剛剛開始而已。
但是今天,一份加急的紅翎急件擺在了徐奕的公廨房案几上。
徐奕開啟粗略的看了看,眉頭立馬就皺了起來,上面寫的內容很簡單:北部遼北郡管理軍械庫的小吏被抓到之後,除了供出來一些被查到的罪狀外,還吐露說,其實一直有西夷的商人在和他們做生意。
而且做的還是軍火生意。
遼北郡的三水關是防備西夷南下的第一道關卡,也是西夷商人進出的要道。
堯國為了表示與西夷交好的誠意,特意將三水關的守軍裁剪到五萬人。
當然,堯國也在城頭上安裝了一百一十門重炮。
但是根據這個小吏交代,不僅是自己,還有至少三五個人也在和夷人做生意,就是把原本守軍淘換下來的裝備,賣給西夷。
王都研究院的最新式武器63式步槍量產之後,全軍上下就開始逐步替換原有的老舊裝備。
一些火繩槍,三眼火銃之類的武器就被送到各郡縣中的守備團中,留給二線部隊使用。
但是有的地方要多一些。
比如三水關。
裡面至少有兩萬多支淘換下來的火銃堆積在倉庫中,他們就把這些東西偷出來,找夷人賣了換錢。
根據他的交代,是有西夷商人主動接觸他,一開始只是一些小的合作。商人也很大方,直到後來設計坑了他一次,讓他欠下一大筆債務,然後叫他把堆在軍械庫裡的火銃拿出來賣。
當地南鎮撫司的人抓到這個線索不敢馬虎,連忙審理了和軍械庫,以及往三水關送給養的小吏,粗略得統計了一次資料,得出了結論:西夷現在至少有一萬支以上的火銃,還有上千斤的火藥!足以打一場中等規模的戰鬥!
唯一的好訊息就是,西夷人暫時還不會製造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