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事?”孫顯隆第一個跳出來,“大王儘管吩咐,小的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是這樣,”唐煜慢悠悠地說道:“經過昨晚一戰,我軍大破祁軍三十萬人,攻佔落潮縣。現如今,還有十餘萬祁軍被俘,本王想著,二位大人能否將這十餘萬人勸說投靠到我軍帳下?

待我軍大勝後,再來論功行賞!”

唐煜這麼一說兩人心裡就有數了。一個想給自己兒子增加功勞,一個是打算立下一功,以做日後安身立命的本錢。

“定不負大王重託!”兩人齊齊施禮,領命而去。

兩人如何去勸暫且不提。只不過,唐煜得承認確實小看了倆人的嘴皮子,最後經過倆人一頓勸降,十餘萬人除了少數幾個頑固分子,最後基本全部投靠到唐煜帳下,為的是透過戰爭獲得爵位和分田。

軍功爵制好嗎?

當然好了!昔年秦國就是憑著軍功爵制,全國好戰,全國不畏戰,這才一統天下。

現如今,唐煜把軍功爵制這一套搬過來,自然是存了江山一統的野心。

大軍休息了十天。

十天裡一是將降卒登記造冊,編入正式軍隊,主將就暫時由孫顯隆和湯耀祖暫代。

軍隊裡有工匠,監督著新造了一批攻城器械,順帶著又等來一批補給。

大軍休整完畢,全軍拔營,浩浩蕩蕩往祁國王都淄川郡的淄城開去。

早在堯國大軍攻破虞陽郡時,左相孫敏就下令讓周圍各郡派遣地方軍向都城靠攏。

同時又在附近徵發徭役,磨煩到現在,王都淄城城內一共有二十五萬人馬。

城外還有兩處大營,各有十萬人馬。

也就是說,祁國現在掏空了家底,把適齡的青壯都聚集到一起,湊了四十五萬人,打算死守王都。

兩座大營加上一個王都城,三處呈品字形佈防,大有互為犄角之勢。

堯國現在算上還在的鎮丙軍和鎮丁軍,攏共三十多萬人。就算是加上新投靠來的祁軍降卒,也不過四十萬人出頭。人數兩邊是均等的。唯一的好訊息是,祁軍這邊大多以地方軍和沒怎麼經過訓練的清壯居多。

真正有戰力的還是那十五萬飛虎軍。

堯軍在淄城外二十里安營紮寨,一面放出斥候,四處探查敵軍動向。

現在祁國朝堂上開始有一點被打怕了的感覺。

臨時召開的大朝會上,田康依舊一言不發。當然,諸位大臣也都習慣了這個擺設大王。

至於說為什麼大朝會是臨時召開的,是因為在臨海郡的三十萬人被堯軍一舉拿下之後,眾人都覺得有點坐不住,這才召開的大朝會。

左相孫敏照例主持朝會。畢竟這早就不是頭一回了,孫敏也越來越有經驗。

“諸位大人,現如今我軍前線潰敗,諸位以為,我國當如何是好?”上首的孫敏老神在在地開口說道。

眾人你看我我看你,一時把不住孫敏的脈,現如今這狀況是打是降都沒有定論,一時間,眾人也不知道該怎麼說。

這時候,孫敏又說了一句,“諸位大人覺得,我軍應當如何守城,才能守住更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