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軍隊中的文職官員其實也屬於武官體系,和正常的文官還是有差別的。

比如說曲寒松雖然是滿臉儒雅的文人,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將軍。

飛熊軍和飛豹軍這三十萬人已經是祁國能夠拿出來的極限了。其他各郡的地方軍要麼是留守地方,防止其他國家趁機作亂,要麼就是被徐奕打得不敢冒頭。

本來孫敏算的是,唐煜的雖然號稱百萬大軍,但是實際上稍微一算就知道,以堯國的實力,能夠拿出七八十萬人就算好的了,再刨去留守各地的,估計頂多也就五六十萬,畢竟堯國不像祁國這樣,邊境壓力大。

再加上懷仁金光兩郡合計二十萬的大軍,怎麼也得牽制堯軍十來萬人,最後真正要面對的也就四十萬堯軍罷了。

可是沒想到,唐煜留守了一個徐奕,居然憑三萬人馬就平定掉了二十萬人的進攻。

其中還有四五萬人被俘虜!

於是祁軍面對的就是唐煜的六十萬大軍,比起祁軍整整多了兩倍!兩國在臨海郡的鹿河平原擺開陣勢,打算決一死戰。

鹿河,是祁國南部淆河的支流,自下祁郡分流,流經東萊郡,然後北上入海。

由於河水中帶來的泥沙,長期沖刷下,形成的沖積扇平原,也就是雙方大戰的鹿河平原。

堯軍的數量接近祁軍的兩倍,所以唐煜放開膽子,主動請戰。雖然說偶有小勝,但是許伯安不愧是祁國名將,將祁軍整個營寨修建的嚴嚴實實,毫無破綻。

日夜巡邏,沒有絲毫破綻。

再加上還有幾名打仗頗有章法的將軍從旁協助,堯軍久攻不下,大軍就一直拖在此地。

不過唐煜手下也不是沒有人才。

郭彧就向大王進言,既然臨海郡久攻不下,倒不如分兵作戰。我軍兵力佔優,又不怕正面作戰,不如將鎮甲軍和一部分鎮丙軍的輕騎兵派出去,到各郡掃蕩。

同時,趁機佔領各郡。

其二,若是祁軍同樣分兵,那正是我們希望的。祁軍大營必然兵力不足,我軍或可一舉破之!

唐煜欣然採納建議。

命令鎮甲軍主將南馥,副將關麟,攜帶本部兵馬,再加上鎮丙軍三萬輕騎,沿通玄,上祁二郡北上,可與虞陽郡李肅部匯合,徹底佔領祁國北部。

其實,祁軍本來是可以有六十萬人的。上祁郡和通玄郡的守軍本來距離臨海郡最近,是應該作為主力,率先抵達臨海郡。

結果直到許伯安率領的中央軍主力抵達臨海郡時,這兩郡的兵馬還沒有出發。

最後是臨海郡郡守憑藉郡城,死守十五日後,城破人亡。

下祁郡的人走得倒是早,上祁郡緊鄰淆河,水運發達。再加上有鹿河這個直達臨海郡的便捷要道,郡守派了郡中大將甘平帶領人馬從鹿河前往臨海郡。

好巧不巧的撞見了堯國水軍,正是湯郃率領的鎮戊軍!

堯國的艦船可不是目前各國的簡陋船隻,而是經過了唐煜的修改,不僅把艦船外部包上了一層鐵皮,更是想辦法把實心炮搬上了艦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