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錦安之戰(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哥,您說我們應該怎麼辦?”陸寧推開大哥陸謙的房門,問道。
“現在外面局勢如何了?”陸謙捧著手裡的竹簡,頭也不抬。
“還能怎樣?祁狗佔著玉壺關,還能吐出來不成?”
陸謙輕笑一聲,“你呀,說話不要總是這麼頂,我是問你,咱們跳出來扛起清河郡的反祁大旗,祁國軍隊是一個什麼態度,那個徐奕又是什麼態度?”
陸家在清河郡也是名門之後。
陸家老祖曾出過一位中將軍,一位諫議,一位少師。
都是朝廷裡數得著的官兒。
只不過後來因為黨政之爭,陸家站錯了隊伍,被削爵除官,趕回老家當平民去了。
雖然說是沒有了爵位,但是畢竟曾經是堯國老牌貴族,上百年來積累的底蘊也讓後輩兒孫擁有了前進一步的可能。
有些積累是看得到的,比如金錢,比如書籍。
但也有很多是看不到的,比如知識,比如氣質,眼界。
到了陸謙這一代,陸老爺子育有兩子,就是陸謙和陸寧兄弟。
陸謙先天經絡不通,雖然對身體並無大礙,但是註定終身不能習武。
而弟弟陸寧卻似乎把原本應分給兄長的天賦一塊繼承了去。自小便是習武的天才。
有句老話說得好,叫富貴無三輩。
但憑著大富大貴,沒有過得去三代人的,想要把財富延續下去,就需要後輩兒孫學習知識,學習禮儀,知榮辱,懂進退。
所以說,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暴發戶的孩子和貴族子弟的不同之處。
陸家就是這樣一個落魄家族。
雖然家道中落,但是該有的藏書和財富仍然不是一個小門小戶的普通人能夠想象的。
是以,陸家兄弟一文一武,他們差的就是一個機會。
清河郡當然不只是陸家,還有其他家族,只不過,有的家族還在觀望,有的家族因為有人仍在燕國為官。
結果,只有陸家站了出來。
“哦,這個啊,”陸寧想了想,“玉壺關那邊暫時沒什麼動靜了,上次咱們一把火燒了那些祁狗五千人馬,想來是知道咱們不好惹,
至於徐奕那邊,他這會兒正在收拾玉泉郡呢。”
陸謙放下書本,靜靜思考起來。
陸家起兵晚了,沒有像徐奕那般,成功收攏原本要被祁軍抓走的壯丁,這也導致了,現在玉壺關內,多出了玉泉和清河兩郡將近五萬的民夫人手。
陸家現在的隊伍,也不過是原本家中的家丁護院,再加上收攏的流民中挑出些精幹的,還有自願投靠來的人手。
滿打滿算不過三千人罷了。
“但是,按照常理來說,現在祁國主將最重要的事情,難道不是派兵平叛嗎?為何直到現在都毫無動靜?”陸謙在心裡暗暗想著。
“這不符合常理,要麼就是在玉壺關外,出了什麼我們不知道的事情。”
陸家不過是一個失勢的沒落家族,又是耕讀傳家,哪裡會像徐家一般,豢養死士。
就連家裡的家丁護院都是僱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