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北方有戰事(第1/3頁)
章節報錯
皇宮之中,垂拱殿上。
此時的殿上,除了神武仙帝,四皇子蕭可義,北國降臣慕容維摩之外,還有太尉王亮,司空謝必之。
馮公公站在殿角,彷彿不存在一般。
神武皇帝端坐在龍椅上,看著自己的兒子,這個自己傾注了許多心血的兒子。
蕭可義的臉龐酷似自己的母親,吳淑媛,俊美異常。
“皇兒,這次北酋徐州生亂,此時取之,正是時候。”神武皇帝說,“皇兒允文允武,朕心甚慰。朕令你率兵兩萬,替朕收了徐州。你可願意?”
“兒臣願為父皇分憂!”蕭可義沒有絲毫的猶豫。
“好,哈哈,甚好。”神武皇帝老懷大慰。
對這個兒子,自己還是滿意的。寫得了一手好文章,編了一部《雲臺新詠》,採編歷朝詩歌精妙者數百首,這是可流傳百世的功績。
又習得一身好武藝,雖生得俊俏,偏偏力大如牛,能單手製住奔馬。
用馮公公話說,“四殿下的功力,只在八命之上。”
今日緹騎司傳來密報,燕國徐州刺史慕容龍城,據徐州自立為王。燕帝派大將邱大千發兵三萬,征討慕容龍城,慕容龍城輸了一仗,只能據城而守。無奈之下,向梁國求援,表示願獻出徐州城,並附上銅鏡一方,表明心跡。
神武皇帝雖醉心長生之術,可確實有超世之才,稍一盤算,便命人給慕容龍城帶去一塊斬斷的黃金,其意為“兄弟同心,其利斷金。”
願與慕容龍城兄弟相稱,真是好大的器量。
現在讓蕭可義前往徐州,再令大將軍王茂率五萬大軍從側方擊退邱大千。如此一來,一可得徐州之地,二可亂燕國上下之心,三可為蕭可義掙來一份天大的軍功。
一舉三得,真是好算計。
“那行軍總管由誰擔任才好?”神武皇帝看向一邊的太尉王亮問道。
“臣舉薦世子王青鸞。”
神武皇帝未置可否,又看了看在另一邊的司空謝必之。
“臣以為謝覽為將更加合適。”司空謝必之道。
王青鸞,員外散騎侍郎。謝覽,國子博士。二人皆是王、謝兩家年輕一輩中的才俊。
只是陪著四皇子取了徐州,便可得天大的功勞,這種事情怎讓於旁人?
神武皇帝便不再問,轉頭望向慕容維摩。慕容維摩進殿之後,一言不發,彷彿不存在一樣。
“維摩先生有何高見?”神武皇帝還是開口問道。
“陛下自有聖斷。”慕容維摩十分恭敬。
神武皇帝點點頭,道:“朕想讓先生西出巴蜀,鎮守南鄭,伺機攻擊北蠻關中之地,如何?”
“陛下聖明。只是臣才微識淺,恐難當此重任,深怕誤了陛下的大事。還望陛下另選賢能。”慕容維摩並沒有立即答應。
鎮守南鄭,手握兵權,慕容維摩當然想要了,只是他也怕神武皇帝是在試探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