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嚇退李自成(第2/2頁)
章節報錯
在各方的壓力下,一對母子就被推了出來主持大局,福臨繼位,大玉兒成了皇太后,一個六歲小兒有什麼能力主持大局,不過是個被推出來擋槍的棋子。
好在大玉兒姿色過人,為了保住母子的安全,不惜以色侍人,暗暗給他們母子找來一個個靠山,可憐的多爾袞卻是沒有這個福分了,誰都知道他“身殘志堅”,大玉兒就是有心,他也無福消受。
大戰過去過去一個月,訊息已經傳遍天下,孟寬的大名如雷貫耳,可惜中原的局勢依舊混亂不堪。
孟寬依舊按兵不動,默默整軍備戰,孟寬開始擴軍了,他在山海關現在就是神一般的人物,哪個部族勢力不出來交好一番,他要兵就給趕著送上戰馬勇士,誰都知道他就是這裡的主人,一跺腳就要天翻地覆。
攜大勢而歸,收攏所有軍兵,騎軍擴編到了十萬人,步兵十五萬人,孟寬這麼做是有目地的,他不可能帶走所有可戰之兵,讓山海關空虛無守。
關外韃子依然還有可戰之兵,現在也不是清掃他們的最好時刻,就讓福臨母子多堅持一會,中原安定迫在眉睫,孫傳庭堅持不了多久了。
孟寬的私自擴軍早就引起了崇禎的不滿,但那有如何,他此刻已經不想在遮遮掩掩的做事了,天下百姓只會知道孟寬大名,他崇禎有何能耐,要是真有雄心,這天下也不是如此破敗。
崇禎對他沒有什麼恩遇,不過是給他了一個名義,一文錢都未曾受他,他反而送了無數金銀,何況這天下軍兵也不是他一個人的私軍,孟寬能給他留下清閒富貴就是仁至義盡。
孟寬在山海關積極訓練士兵的檔口,孫傳庭大敗於李自成,身死城破,李自成攻破潼關城門,這京師已經遙遙在忘,一時間天下為之震動。
孫傳庭敗亡,孟寬心中也有些遺憾,他的命運早就註定。崇禎學會了朱元璋的殺伐,卻學不會朱元璋的果敢用人,猜疑不定,導致反賊做大到不可收拾。
潼關可算是孟寬在這個世界的家鄉,孟寬早在大勝之後放下話來,他李自成攻城可以,但若是誰敢出主意在潼關洗劫,他日必要把他們挫骨揚灰,誅滅所有家眷。
他的話語可比崇禎管用多了,能夠一戰滅殺五萬滿清鐵騎的兇人,誰不懼怕,就是李自成想要洗劫,他的一幫子幕僚軍師都要趕緊勸解,他孟寬絕不是可以輕易得罪的。
所以儘管潼關到了李自成手中,這裡百姓依舊可以艱難存活,對於孟寬這個家鄉的子弟兵,誰家不都要誇上幾句。
孟寬在潼關的聲望到達了頂點,東柳村的家鄉父老終於得知了孟寬的訊息,家家戶戶喜笑顏開,留守的隊伍心中一樣渴望孟寬的召喚。
崇禎最後希望破滅,而孟寬的大軍他已經無力再控制,李自成已經自負到天下探囊可取的地步,越發的驕橫起來,對於孟寬的話語心中雖有忌憚,卻深恨之極,他不敢洗劫潼關的名氣一樣瘋傳天下,天下人都知道出了個孟寬這般人物。
“白馬銀槍小郎君,百人可敵萬人軍。”
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就可以知道孟寬在百姓心中的地位,李自成在百姓心中臭不可聞,除了破壞洗劫他什麼都沒留下。
而孟寬卻是良善的代名詞,誰不知道孟寬過往的事蹟,夜闖大營救岳丈,城門施恩凍餓婦,街頭施恩於乞丐,百人襲殺萬人軍,到現在一舉滅殺韃子五萬人,可謂大恩於天下,百姓不盼望都不可能。
這樣赤裸裸的對比,就是李自成到最後下場悽慘的原因,也是李自成坐擁百萬軍隊依然如同過街老鼠,還是一個大流寇。
潼關被破,這是大勢所趨,孟寬沒有辦法,他鞭長莫及,好在自己的兇名嚇住了李自成,讓他不敢大肆在那裡燒殺洗劫,也算對得起家鄉父老了。
孟寬也一樣渴望天下太平,但孟寬知道沒有準備的大戰只會拖延戰火的時間,他要嘛不出去,一出去就要一戰而下,大刀磨的月鋒利,天下也就能收復的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