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雖有山珍海味無數,但無非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九環島不但有天下第一秀水的美譽,而且在水裡還有令九州吃貨為之瘋狂的火晶紅鱸和烏墨龍鱘。一年四季,嚐鮮貪味者趨之若鶩。

水好,魚也好,無論是紅燒,還是燉湯,都是一等一的美食佳餚。

如果說北方大菜是以大塊牛羊為代表的濃醇醬香,那麼南方的特色自然就是活嫩肥魚的鮮香滋味。

煮水樓冠絕九州,仙凡廚藝天下第一,名氣之大可以說是無人不知。但無論是人還是地,一旦有了天大的名氣,那傲氣也就隨之而來了。有傳言說,先代樓主更是立下規矩,一州之內,煮水樓開張設座,絕不能超過兩隻手的數。是以,九州之內,從來沒有第十一家煮水樓。

既然樓數有限,那各地郡縣自然都極力拉攏煮水樓在本地開張。為了這事,各處郡縣之間罵戰無數,甚至大打出手。

不過,在九環島就不一樣了,水上南北兩處各有一家煮水樓。

也不知他們是不是學的清風明月院,將一座學院分為南北兩院,以求爭創新。反正,這一處地方能開上兩家煮水樓,在整個天下九州里也是隻此一家,別無分號的。

但是,煮水樓這麼做,竟無一人不滿。便是在揚州本地,也沒有那一處郡縣會強行去爭這個名額。更有甚者,還有許多人都覺得只在九環島開兩家煮水樓根本不夠,還應該再多佔一份名額,再開上一家才對。當年,要不是煮水樓對此極力反對,這事兒八成就成了。

一處能開三家煮水樓的風水寶地,差點兒就破了煮水樓的規矩。

而煮水樓不願開此先河的理由,則是出自道家理念,凡事有度,過猶不及,必有傷天和,因此絕不可竭澤而漁。

不想,以九環島水域之廣大,漁產之豐富,竟有捕撈過度的說法。

話雖如此,但食客熱情高漲,也是事實。就以兩座煮水樓而言,每日都是從無虛座,流水桌席。再加上一些名氣雖小,但廚藝不弱的百年老店還有一些想多些賺頭的客棧,這也並不是虛言。

恰逢今日天氣高爽,九環島南北兩家煮水樓的生意更是火爆非常。

比起其他煮水樓,這兩家只看上去,就大了有一倍有餘。

“客官,您點名要的雕花鱸純百香來了。”

“嘿,久等了,您吶,這是您要的燴炒龍宮,趕快嚐嚐。”

這樓下是一片忙碌叫喊,樓上也是碗碟碰撞不休。

“道友久等,這道菜便是翡翠瑪瑙白玉錦珠盤,對謝道友品嚐。”

“道友面前的這道菜,是火鳳鑲金鴛鴦酥,是秋冬鱸魚珍品。”

樓上樓下雖仙凡有別,但每個人臉上的那種滿足神情卻是一樣的。

品嚐著煮水樓的佳餚美食,喝著梁州產出的太白釀,這可真是神仙日子,千百金山也不換的美妙滋味兒。

“唉,都聽說了嘛,這豫州啊,變了天了。”

“這訊息我也是剛收到的,怎麼著,張兄你也聽說了?”

“原來李兄你也聽說了呀,我還以為這只是什麼謠言呢。”

“吳老哥,那你呢?這事兒你聽說了沒有?”

“看來,這個訊息傳得挺快,我也聽說了。這九州啊,怕是要變。”

“這麼說來,這件事兒居然是真的。可豫州變得有些蹊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