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早點,到大堂付清了食宿的銀子,出了門,早有樓裡的夥計把二人的馬車停在了街道上。

馬車原封不動,這一瞧樓裡的夥計,還是昨天的那個小哥兒。

方朔和何顏不禁又對福緣樓的生意經讚歎不已。雖說不是每個旅客都能注意到這一點,但從福緣樓這精心到位的做法就能看出些門道,名頭和業績做到如今這樣的地步,可不是僅僅沾了好地段的光。

再次啟程,何顏坐著馬車,一掃先前的疲態。畢竟那麼多羊腿也不是白吃的,不僅沒有了對古諺的瑣碎閒話,還冒出不少的讚許。

方朔對他這樣的性子是熟得不能再熟,早已見怪不怪。唉,也不知是該說他沒心沒肺,還是坦蕩大度。

玄嶽山腳下,放眼望去,到處都是上玉虛宮燒香的遊客。平凡百姓只知世上仙人縹緲的傳說神話,極少有能親眼見到修行之人的幸運兒。到山上燒香只是為了祈願求福,別的心思是沒有的。當然,也有一些痴迷於小說故事中奇異玄妙的百姓跑來撞仙運。

方朔駕著馬車當然是要繞道避開他們的。

何顏坐在車上,看方朔如此行事大為不解,一扭頭對他問道:“咱們不是去山上拜師嗎?你這是要往哪裡走?不是走錯了吧。雖然我沒來過這兒,但是這麼多去燒香的遊客都不認識路?”

“放心好了,我難道還會帶錯路?玄嶽山是天下有名的大山,這每年那麼多人都去拜,哪裡還能安心修道?其他的修行門派也是一樣,若是山嶽有名,便都坐落他處,就借個名兒罷了。咱們要去的是能修行的清淨處。你別亂想了。”方朔仔細答道。

“我的個乖乖,還有這種說法呢。那崑崙啊,龍虎山啊,九華山啊,還有一些名山的修士是不是也把門派設在別處啊?”何顏又問。

“也不盡然,一些山嶽,如果太過險峻,就沒有必要了。”方朔又答。

又坐著馬車行了幾里路,來到了南邊兒的一處孤山。方朔說了一聲“到了”,何顏便跟著他下了車馬,方朔順手在旁邊兒一棵樹上繫好韁繩。拿著車廂裡的酒罈子,二人便步行上了山。

走了幾步,何顏忽然對方朔說:“要不,這酒罈子就都給我拿著吧。這樣顯得更加誠心點兒。”

方朔笑道:“你這股機靈勁兒倒是真叫人沒辦法。不過,三壇酒,可你只有兩隻手,你要怎麼拿?沒事兒,不用這麼講究。”

沒有開鑿的石階,只隱隱有條雜草遮掩的小道,一看就是多年沒有外人的蹤跡。

何顏的腿腳不好,抱著兩罈子酒,走得七歪八扭,有幾次差點兒摔跤,也真是難為了他。不過好在有方朔,又接過何顏的一罈,兩手託著走。

雖然多了一罈酒,可方朔走得比何顏還穩。

約莫到了山腰,何顏的耳朵裡漸起轟鳴之聲。可抬起頭看看天色,卻分明是晴空萬里。

這下何顏奇道:“方朔,你聽到了嗎?好像有打雷聲。不過這天色正晴著呢,又怎麼會打雷呢?”

何顏不得回應,看向方朔,方朔卻彷彿什麼事兒都沒有,一臉的平靜。得了,方朔又不理他了,何顏只能乖乖閉嘴。

越是往山上走,轟鳴聲越大,而且平日裡下雨打雷,雷聲綿長,這轟鳴聲則短促有力,大是不同。

何顏愈發驚異,忍不住追問方朔到底是怎麼回事。方朔先是抿著嘴,過了半晌才回道:“應是你要拜的師父在打呼嚕呢。”

“啊呀,呼聲如雷,真不愧仙人也。老神仙要是能多教幾分,那是該有多大的榮幸。”何顏吃驚後讚道。

聽了何顏這話,方朔不得不感嘆一聲“好馬屁”,雖然不好在明面上講,可心中卻又揶揄道:“希望你一會兒見到那位後,還能這麼想。”胡亂應了幾聲,方朔悶著頭繼續往上走。

山上和山下不同,且越是往山上走,兩者間景緻的不同便越是分明。

石巖突兀,草木俞疏,好不容易有了一段石階,卻更加陡峭溼滑。如此,何顏更是站不住腳,走起路來搖擺得像一隻大白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