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牛魔王等人,會認為自己已經是三界頂尖大能?為什麼原命運軌跡中的孫悟空,僅僅是玄仙初期的時候,就傲視三界英雄,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樣?

就是因為玄仙,真的已經,不是個很低的層次!

天地間有五仙,一曰“天仙”,二曰“地仙”,三曰“人仙”,四曰“神仙”,五曰“鬼仙”。其中鬼仙最次,神仙略高,人仙更高,地仙排行第二,天仙則最高。

而這天仙,通常,就是指的“九天玄仙”。

這種層次的神仙,就是放眼天庭,也沒有太多,已經足以擔任“天將”,就連威名赫赫的“四大天王”,以及千里眼、順風耳他們,也不過才玄仙層次。

另外,玄仙,也是區分修為高低的一個坎兒。

玄仙之下,無論神通有多強,無論武藝有多高,都是個螻蟻,可以被法力“一力降十會”,完全碾壓。但是到了玄仙之後,卻可以練成三昧真火、三昧神風、倒馬毒樁、千眼神目等神通。

越階挑戰“金仙”都是小意思,那倒馬毒樁,甚至能夠破瞭如來佛的金身。

因此,對玄仙以上級別的修行者來說,修為已經不是戰力的全部,法寶、神通、武藝,才是決定強弱的關鍵所在,武藝高強的玄仙,甚至可以拿著一把趁手的兵器,追著金仙打。

這也就造成了,牛魔王等人明明知道三界存在高於自己等人的“金仙”,卻依舊做著一統三界的千秋大夢。

因為在他看來,滿天神佛也不過如此。

當然,實際上是牛魔王想多了:武藝高強的玄仙雖然可以越級挑戰金仙,神通厲害的妖怪也能,但若是面對武藝高強的金仙,比如二郎神、哪吒他們,還是捱揍的份兒。

就像鑽一可以進峽谷,已經算是高手,卻一樣會被別人教育一樣。

玄仙只是到達了三界“大能”的下限,而不是上限。

但就算如此,也不算弱了:在這個聖人遠居三十三天,準聖成為頂尖大人物很少出手,大羅之間也很少有爭鬥的時代,玄仙跟金仙,已經是明面上可以見到的最高戰力。

很多人甚至都認為,金仙境界的“二郎神”,就已經是天庭戰力的天花板。

認為只要可以跟二郎神“一戰”,就已經是三界最頂級的大能。

畢竟,後洪荒時代的修行者,道行都是以“年”計算,很難理解動輒都幾萬歲的頂尖金仙是什麼層次,更無法理解動輒就數百上千萬年道行的“大羅”,又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

扯遠了,再說猴小貝,他對於渡劫,自然是欣喜若狂。

因為只要渡過了“九九天劫”,他就能成為玄仙,到達“50級”,跟“七大聖”一樣的層次。加上那學自菩提祖師的神通,以及自己苦心祭煉的“燉鯤鍋”,就算是對上西行路上的那些強大妖魔,也將有一戰之力。

“不知道,這《逆命》裡的久久天劫,好渡嗎?”猴小貝想著,將“燉鯤鍋”放大,罩住了自己。

他燉鯤鍋的原型,就是個“平底鍋”,主功能是烹飪,而次要功能,正是防禦。

天空之上,烏雲籠罩幾百裡,孕育出雷霆,一分為九劈了下來。

這是“一九天劫”。

所謂三九、六九、九九天劫,本質上並沒有什麼不同,只是分別由二十七、五十四、八十一道天雷組成而已。

當然,越往後的“雷劫”,威力就越大。

九九天劫絕對不是三九天劫的三倍雷電數那麼簡單。

第一波九道天劫劈下來,猴小貝沒什麼感覺,雷劫的威力全被燉鯤鍋擋住,不值一提。隨後,第二波“二九天劫”跟第三波的“三九天劫”,也接連降下,都沒有打破燉鯤鍋的防禦。

此時,如果猴小貝願意,完全可以直接成仙,然後不再渡後面的天劫。

這也是正常成仙的“三九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