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義不由的倒吸了一口涼氣。

因為這首詩正是故宮博物院裡那件國寶的足底上的那首詩,而且,筆鋒,字跡,一模一樣,就是自己曾經看到過一次的足底。

“這……這……”

陳學義激動的有些說不出話來。

要知道,故宮的那件宋代汝窯天青釉碗之所以那麼珍貴的原因,第一是因為是傳世汝瓷,第二就是因為下面這首詩是乾隆所題,價值不可估計。

而眼前的這個天青釉碗,加上了這首詩之後,已經做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堪比神品汝瓷了。

林桐臉上的表情變得鄭重了起來,說道,“陳叔,這件汝瓷是你一生的榮耀,小子可不敢要,我這筆字還是能拿出手的,算是錦上添花吧!”

陳學義這個時候,也真是不捨得將這個天青釉碗送給林桐了。

不是因為價值,而是因為情懷。

林桐說的沒錯,這是陳學義煉製了一輩子汝瓷,最巔峰的作品,如果這件作品外流的話,那麼無疑是陳學義一生的遺憾。

更何況,林桐的這筆字,讓這件作品更加的完美了。

陳學義忽然哈哈大笑了起來。

“小林啊,不說了,我今天厚顏就把這件寶貝收回來了,這個作品是你我二人聯手完成的,我打算要用這個作品去參加今年的瓷器大展,希望能夠為汝瓷贏回來一個冠軍,到時候,希望你能夠到場!”

林桐點了點頭,笑著說道,“行,陳叔,到時候你通知我就行,我一定趕來!”

接下來的節目,林桐和周小山在陳學義的指導下,完成了一次汝瓷素胎的製作。

一邊指導,陳學義一邊跟林桐聊著一些汝瓷的小故事。

林桐問道:“對了,陳叔,我聽說過有這麼一句關於汝瓷的話,天青色等煙雨,這是什麼意思啊!”

陳學義聽了之後眉頭微微一皺,他還真從來沒聽過這句話,但是這句話也太美了。

陳學義想了一下,說道,“這句話我沒聽說過,但是這句話用在這裡很合適,其實這句話還是很有講究的。”

“我們現在的工藝和技術都很現代化了,這個窯口的溫度和溼度都可以非常精確的控制,想要多少就調整到多少。”

“但是古代的汝瓷匠人們可沒有這種現代化的窯口,而純粹天青色的釉色也是最難燒製出來的,因為需要非常適合的溼度。”

周圍的人都聽得很認真,很多工作人員都忍不住湊了過來。

陳學義繼續說道,“在記載中,燒製天青色釉色最完美的時機,就是在雨後,空氣的溼度剛剛好,那個時候開窯燒製汝瓷,就能得到最純粹的天青色!”

所有人都被陳學義的這個帶著浪漫色彩的說法給驚到了。

原來燒製汝瓷還有這樣的講究。

等到從窯口裡燒製出來以後,看著自己製作出來的汝瓷,周小山的臉上露出了一絲驚喜之色。

而林桐的汝瓷則是讓現場的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一個仿北宋汝窯的蓮花碗,高10.5厘米,口徑16.2厘米,足徑8.1厘米,俯看形如十曲花瓣。

這個蓮花碗的原型,就是彎彎故宮博物院中的鎮館之寶,有著“十噸黃金不換”之稱的北宋汝窯蓮花碗。

林桐燒製出來的這件,簡直跟那件國寶一模一樣,堪稱神品汝瓷。

陳學義看向林桐的表情,真的就跟看妖怪一樣。

雖然林桐已經盡力的在藏拙了,但是他的手法明顯的要比周小山來的更專業,就連陳學義也在教他們的時候,好奇的問林桐,是不是有這方面的經驗。

林桐表示,曾經確實學過一點,但是沒有燒製的經驗。

但是,等燒製出來之後,陳學義有一種感覺,這麼多年算是白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