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臨川四夢》(第1/3頁)
章節報錯
忽然,周小山一拍大腿,露出了一絲後怕的表情,說道,“還有一點,就是頭飾!”
周小山的手在腦袋上比劃了一下,在場的幾位戲曲演員都是一副瞭然的表情,就知道他想要說什麼了。
林桐笑著說道,“你是想說‘勒頭’是吧!”
周小山激動的說道,“對對對,就是勒頭,我的天啊,就光綁那一個頭,就讓我噁心了好半天,二十分鐘的時間啊,我就噁心的吐出來了!”
勒頭:是戲曲中的化妝手法,用布帶子將頭勒緊,把眼角吊起來,為了塑造角色的個性,而是為了好看。
坐在他身邊的張可笑呵呵的說道,“不管是京劇演員還是地方戲的演員,都是要有這個過程的,把這個過程給練過去,慢慢就不疼了。”
李玉福先生笑著說道,“但是,一般勒頭的師傅都是要有技巧的,你勒的地方錯了,自然就會發暈,勒對了,就不會暈!”
林桐笑著說道,“雪姐,小山,聽到嗎,我們戲曲啊,每一個步驟其實都是有講究的,不是誰簡簡單單就能來的。”
夏雪笑嘻嘻的說道,“對了,我之前聽老郭說一段相聲,說的就是,如果京劇院重新招人的話,那些矇事的人,絕對不敢去報名,因為那是需要真功夫的,你會不會京劇,人家一眼就能看出來!”
林桐笑著說道,“這一點倒是沒錯,有人覺得唱戲很簡單,確實,唱戲不難,有嘴就能唱,難的是,你能上臺嗎,你別看現在大街上,公園裡,有一群人圍著他,看他唱戲,但是你讓他扮上,穿上戲服,帶上盔頭,紮上靠,往臺上那麼一站,都不用我們內行人說,就那些看戲的人都能看出來,這人他不是幹這個的。”
“不管是京劇還是地方戲,每一個能夠上臺的演員,起碼也要經歷四五年的學習,你才能知道上臺之後,你站在那裡,該怎麼走,手勢,眼神該怎麼用,光會唱可不行,京劇,從來都不是光會唱就能賣座的!”
林桐的一番話,贏得了在場四位前輩的認同,尤其是李玉福和張可,看向林桐的眼神更加的溫和了。
李玉福嘆了口氣,說道,“這小子,別看年紀不大,但是對戲曲的認識還真是挺深刻的,不錯,不錯!”
“我們今天選擇在頤和園做這個節目,不管是德和樓還是現在這個聽鸝館,在清朝的時候,都是給皇上給太后唱戲的地方,這裡應該算是華夏京劇的起源地了,我想,在座的各位,不管師父,還是師父的師父,很有可能就在這裡唱過戲,所以,我們這次就做了這麼一個頤和戲社,為了讓更多的年輕人主動地去看到這些了不起的博大精深的華夏戲曲!”
林桐看著幾位前輩,淡淡的說道。
幾位前輩都是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林桐笑著說道,“我雖然是京劇演員,但是我還是一個歌手,這些年,華語樂壇的發展看在眼裡,很是羨慕啊,但是這流行歌曲在華夏才多少年啊,咱們的這些戲曲都已經傳承了多少年了,都是上百年甚至幾百年沉澱下來的,擁有這麼悠久的歷史,怎麼可能在我們這個時代讓戲曲沒落下去呢!”
“所以我作為一個學戲這麼多年的小學徒,想要為咱們華夏的戲曲做出一份自己的貢獻!”
看著林桐這一番情深意切的話,幾位前輩都是露出了欣慰的表情。
“不如,幾位前輩給我們這個頤和戲社留下幾句寄語,讓以後來到這裡的年輕人們都能夠更好的理解咱們戲曲的博大精深!”
林桐衝著四位前輩鞠了一躬。
李玉福先生想了想,說道,“我就說說咱們的京劇吧,別說什麼國粹不國粹的了,跟當年的繁榮已經一天一地了,所以,必須要和現代社會有所聯絡,我很認同林桐說的話,戲曲,必須要讓年輕人參與進來,不管是來看,還是來演,這樣才能讓我們的京劇更加的有生命力,讓我們這些從業人員心裡面踏實,小子,你這件事,做的是真好,當師爺的也得謝謝你啊!”
說著,李玉福先生衝著林桐拱了拱手,嚇得林桐趕緊起身,走上前去,苦笑著說道,“師爺,您這是打我臉了,作為一個京劇演員,我做這些,真的就是分內之事啊!”
李玉福的眼中閃著一絲淚花,欣慰的拍了拍林桐的後背,對於這個小徒孫,她今天算是認下了。
谷文玥老師笑眯眯的說道,“咱們這個頤和戲社啊,把我們華夏的戲曲文化和新時代做為一個橋樑去搭建,讓更多的新時代的年輕人能夠更加的關注我們的戲曲文化,這才是咱們老祖宗留下來的瑰寶啊,我呢,祝願咱們頤和戲社,精粹傳承,歷久彌新!”
“謝謝,謝謝谷老師的贈言!”林桐也是趕緊站起來,衝著谷文玥老師深深鞠了一躬。
張可老師有些羨慕的看著林桐,笑著說道,“小師弟呀,我太羨慕你了,年輕有為,而且衝勁十足,創立這個頤和戲社的初衷真的是太棒了,正逢其時,這幾年,我們也看到了,國家對於華夏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了,很多瀕臨失傳的藝術形式,都已經獲得了很好的繼承和發展,咱們的戲曲也是有了很好的社會基礎,相信你的這個頤和戲社,能夠為戲曲做出非常重要的貢獻,我最後送你兩句話,忠孝節義,心領神會,祝願我們的頤和戲社,能夠利用好現在這個大好時機,將我們的傳統文化,在我們後一輩,甚至再後一輩的年輕人心目當中,開花,結果!”
林桐起身,衝著張可老師深深鞠了一躬,說道,“多謝師兄教誨,師弟銘記於心!”
王英輝老師最後說道,“其實啊,咱們只要把自己的事做好就行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戲曲就是我們華夏民族最寶貴的東西,傳承的上百年,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好東西,裡面可供挖掘的寶貝太多了,你一輩子都研究不完啊,所以說,我也給咱們頤和戲社留下兩句話,形神兼備,耳目一新,文化與文化的融合很重要,能夠把戲曲這種傳統的文化,和現代的文化相結合,相得益彰,這就是你們的功德!”
王英輝老師說完,也是衝著林桐拱了拱手。
他本來對參加這個節目並沒有太大的興趣,雖然林桐的名氣很大,但是對於王英輝來說,林桐只不過是一個嘴上沒毛的小孩子,大話說的挺厲害,但是能不能辦事,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不過,當他坐在這裡,真正的聽林桐說了這些話,而且他可以看得出,林桐對戲曲的那份熱愛是發自肺腑的,而且林桐給人的那種感覺,並不是說說而已,沉穩的氣度,讓王英輝對這個年輕人不由的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