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國粹就應該在現在這個好時代再一次在老百姓的心目當中真正意義上的流行起來,所以,這就是我們的這個社訓。”

林桐把一百年前的“富連成”的社訓和如今的時代結合起來,不但有繼承的意思,也有發展的想法,想要像清末民初的時候那樣,重新讓戲曲走進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去。

林桐一臉莊重的將寫著社訓的卷軸交給了楊濤,楊濤也是一臉恭敬的雙手接了過來,表示自己一定要好好的研讀。

“從今天開始,你就算加入到我們頤和戲社了,你平時就是配合我,和一群師兄弟把這個頤和戲社給辦好了,迎接更多對戲曲有興趣的朋友們!”

“你就是我們戲社的小班事了!”

楊濤喜提“小班事”的稱號,成為了頤和戲社的小管家。

“作為小班事,主要就是輔助社長完成這個頤和戲社的建造和推廣,我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可以來我們的戲社參觀學習!”

楊濤的聲音雖然有些沙啞,但是有一種讓人感覺很舒服的韻味在裡面。

林桐笑著說道,“行了,今天是我們戲社開門的第一天,走,去看看咱們的戲社!”

楊濤恭敬的跟在林桐的身後,二十多歲的林桐,看上去愈發的穩重了。

鏡頭一轉,一場大雨洗去了頤和園中的沉悶。

雨住之後,鏡頭來到了頤和園中的聽鸝館。

聽鸝館原是乾隆皇帝為其母所建,內有兩層的戲臺,因古人常借黃鸝鳥的叫聲比喻音樂的優美動聽,故名之為“聽鸝館”。

戲臺上,一群穿著練功服的年輕人們正在拿著掃把打掃衛生。

但是,忽然一個姑娘輕喝一聲,“大師兄,接著!”

說罷,她將手中的掃把扔向了中間的那個年齡稍微大一些的年輕人。

只見這個年輕人稍微一回頭,一個漂亮的旋風腿,在空中將這把掃把重新踢回到了小姑娘的手中,贏得了大家的一陣歡呼。

正好,這個時候,林桐帶著楊濤從“出將”的上場門一撩簾就走了出來,正好看到大師兄將掃把踢出去的瞬間。

“好!”楊濤忍不住叫了聲好。

林桐也是露出了滿意的表情。

看到林桐過來了,眾人也是趕緊放下掃把,圍攏了過來。

林桐笑著對楊濤說道,“怎麼樣,是不是大有乾坤啊!”

“社長好!”

“社長回來了!”

“社長辛苦了!”

眾位頤和戲社的社員們紛紛過來給林桐打招呼。

“好,大家辛苦了,來,這是我們頤和戲社新來的小班事,你們都是年輕人,都自我介紹一下。”

看著還不定有這些社員大的林桐一副老一輩的模樣,觀看節目的觀眾們都是忍不住笑出聲來了。

“我先來,我是大師兄,周旭,武生行當!”

貼心小貼士:武生:生行中扮演武藝高強的男性人物。

作為戲社的大師兄,周旭的性格非常開朗,介紹完之後,說道,“以後戲社有什麼事,你就找我,雖然我說了也不算!”

幽默的周旭讓整個戲臺上的氣氛變得活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