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門的戲迷們就有這麼一股子勁兒,你敢唱,我們就敢聽。

而且,最讓譚富英先生心累的是,這些戲迷們,大多數人都是從一開始自己的出場的時候,叫了聲好之後,基本上都沒有動靜了。

津門戲迷的特點就是,不管你是誰,只要你上臺了,我們必須用掌聲給你接上來,不管你是明星大腕還是幾歲的孩子,都是一視同仁。

但是,你在後面的表現,如果真的不行的話,他們是真的叫倒好,然後把演員轟下臺去。

這就是津門戲迷的可怕之處。

但是,如果你唱的真好,這個叫好聲,能從頭喊到尾。

這也是津門戲迷最讓人喜歡的地方。

這就是為什麼說成名在津門,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名家在津門唱紅了之後,基本上再也不來這裡的原因。

這裡的觀眾太好了。

這裡的觀眾也太壞了!

譚富英先生在上面唱著,不管自己多賣力氣,下面的觀眾們基本上也沒什麼表示,都是一個個的嗑著瓜子,喝著茶水,還有人眯著眼睛打盹。

他知道,所有人都在等著自己的那句“叫小番”。

就連之前的那一大段生旦的西皮流水,譚富英和旦角演員已經使盡了渾身解數,絕對不次於今天林桐的這種表現,但是臺下的戲迷們還是沒有太大的反應。

而當鐵鏡公主下臺盜令箭之後,只剩下譚富英一人的時候,所有的戲迷們都跟才活了過來一樣,全都是打著精神,目光灼灼的看著臺上的譚富英。

就算是譚富英身經百戰,但是面對這種“不懷好意”的目光時,他的心中也有些打鼓。

要知道,在過去的時候,戲迷們不但是希望演員能唱好,還有的時候,他們就喜歡看演員出醜的場面,尤其是像譚富英這樣的名角出醜,那能成為他們一輩子的談資。

只見譚富英非常瀟灑的一甩水袖,在場上搭袖定住,胡琴聲響起。

“一見公主盜令箭,

不由得本宮喜心間,

站立宮門,”

吧嗒罄倉——

這個時候,幾乎所有的戲迷們全都站了起來,就等著譚富英這一聲呢!

結果,讓人意外的是,譚富英的這一聲叫小番,竟然還是沒有能夠唱上去!

這一瞬間,整個戲園子兜四底的倒好聲響起,那些好事的戲迷們,幾乎都要把戲園子給砸了!

“三塊三哪!叫小番沒上去這玩意兒!——”

從此之後,“三塊三,叫小番”這個故事,就伴隨著譚富英先生一輩子了!

但是,林桐在師父譚圓壽家裡學戲的時候,學到《坐宮》這一段的時候,忽然提起了這個事兒。

沒想到,譚圓壽先生只是呵呵一笑,說道,“這呀,其實就是一些當初嫉妒我父親的人編出來的故事,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就流傳到了現在,真的是無稽之談啊!”

林桐也是一臉好奇的問道,“那師父,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你給我說說唄,回頭,我也給師爺闢個謠!”

譚圓壽哈哈大笑,一旁的譚笑曾也是笑著說道,“祖父的這件事,一直以來,都有人會提起,但是我們家還從來沒有出去說闢謠什麼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

林桐不由的嚴肅的說道,“師兄,我覺得這件事可大可小,雖然說咱們譚派心知肚明,但是這件事能夠流傳到如今,還有這樣的生命力,這就說明了是有心人在不斷地傳播,畢竟咱們譚派那可是樹大招風啊!”

譚圓壽微微一笑,說道,“還是你小子的心思夠多,行吧,既然你想聽,那我就說給你聽,反正啊,真的假不了,假的呀,他也當不了真!”

林桐趕緊做出了洗耳恭聽狀,要聽一聽這譚派的一樁公案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件事必須要從我父親的師承說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