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怎麼能夠跟上時代跟上潮流

吸引當代小青年——”

現場的觀眾們頓時都炸了鍋了。

雖然之前網路上曾經流傳過林桐的一首用來罵人的歌曲,《別咬我》,但是這首歌很快就被封禁了,理由就是內容不健康。

林桐其實也無所謂,畢竟這首歌的作用就是來罵一下週一安,痛快一下嘴,封了也就封了。

雖然聽過的人不少,而且大家也都在裡面見識過了林桐的rap功底,但是畢竟沒有流傳開。

而這一次,這些觀眾們在現場見識到了林桐的rap,一些年輕人都是激動的不能自已,直呼林桐是嘻哈內行。

就算是那些對嘻哈沒有興趣的中老年觀眾,也被林桐這一段rap裡的歌詞給吸引住了。

果然不愧是林桐,就算是唱rap,也是能夠給大家講道理的。

確實,有不少年輕人也不是沒聽過戲,但是他們總覺得,戲曲的範兒太老了,不管是伴奏的樂器,還是身上穿的服裝,都給人一種封建殘留的感覺。

當他們從內心開始牴觸京劇的時候,不管你的藝術有多好,他們也不會接受的。

而林桐的這首歌就非常的聰明,因為他站在了觀眾們的角度上,對京劇的一些讓大家誤解的東西都用玩笑的方式表達了出來,不但拉近了和觀眾們的關係,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大家對京劇的一些誤會。

最讓人佩服的就是林桐rap裡的內容了,全都是如同白話一樣的詞語,但是讓人聽起來就是那麼的舒服,就算是那些對嘻哈文化不感冒的觀眾們,也是眼前一亮,全都聽進去了。

為什麼嘻哈文化在華夏只算是小眾音樂,而且一直都得不到大眾的認可,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內容不行。

不客氣的說,大部分的嘻哈歌手文化水平很一般,很多歌詞前言不搭後語,強行押韻,而且裡面大量的粗口,罵人的話,也讓這種音樂上不了檯面。

而林桐,用自己的方式來告訴他們,嘻哈並不需要玩那些玄乎的東西,不用那麼多讓人聽不懂的辭藻,也不用故意唱的大家誰都聽不懂,你就是厲害了。

主要還是因為嘻哈文化本來就不是我們的東西,是外國的舶來品,進入到華夏之後,想要讓華夏的觀眾們接受,就必要加入華夏的節奏,融入華夏的元素,才能流傳開來。

但是,現在很多的嘻哈歌手還是抱著那種西方音樂的創作理念來創作嘻哈音樂,這是一條沒有前途的道路。

這一段讓人激動不已的rap之後,西皮流水的胡琴聲再次響起。

“紫色的天王託寶塔

綠色的魔鬼鬥夜叉

金色的猴王銀色的妖怪

灰色的精靈笑哈哈啊——啊——”

韻味十足的京字京腔,將京劇的臉譜基本上全都說了出來,相信這首歌一經播出,就算是那些不懂京劇的人,也都知道京劇臉譜代表的人物都是誰了。

而且這歌詞和曲調都非常的簡單,有不少的現場觀眾都能跟著唱出來了,這對於一首歌的流傳來說,是最重要的地方。

如果一首歌的旋律,你聽了一兩次之後,就能跟著哼哼出來,那麼這首歌就具備著大火的潛質。

“我爺爺生氣說我純粹這是瞎搗亂

多美的精彩藝術中華瑰寶

就連外國人也拍手叫好

一個勁的來稱讚

生旦淨醜唱唸做打

手眼身法功夫真是不簡單

你不懂戲曲胡說八道